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元代涉陶散曲的文化精神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22:20

  本文关键词:元代涉陶散曲的文化精神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元代陶渊明接受状况的研究是陶渊明接受史研究的一部分,也是陶渊明接受史研究上的薄弱环节。大元王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加上享国之日浅,传统的诗文评论与其他朝代相比略显冷寂,故论者多以金元时期为陶渊明研究的沉寂期,在元散曲对陶渊明的接受上亦少有注目。事实上,在较少受官方意识形态和传统理念束缚的元散曲这一新兴的文学样式中,出现了大量的涉及陶渊明事迹、诗文的作品,我们称之为涉陶散曲。元散曲作家群体对陶渊明的接受十分广泛,不仅表现在对陶渊明诗文、事迹的频繁歌咏上,还表现在接受群体的广泛性上:从少数名族文人到汉族知识分子,从位列官场的士人到辗转吏途的宦者,从流落市井的浪子到求仙慕道的隐者……元散曲“尚隐”的文化特质和大量的涉陶散曲作品表明,研究元散曲对陶渊明的接受很有必要。笔者从元散曲对陶渊明的接受状况入手,以涉陶散曲贯穿起元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意蕴,从尚隐、反叛、自觉三个方面论述元代涉陶散曲的文化精神。全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大的部分。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元代涉陶散曲概说”。首先概述陶渊明的文化品格,即儒者情怀和道玄思想;其次概述元散曲作家对陶渊明的接受概况,并对元代涉陶散曲予以界定。第二章论述元代涉陶散曲“尚隐”的文化精神。元散曲作家在道家式的隐逸观念之内,蕴藏着深厚的儒家避世观念,与陶渊明儒道结合的隐逸文化精神有相通之处。第三章论述元代涉陶散曲“反叛”的文化精神,分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分别为鄙弃功名、漠视君王;畏惧祸患,唯求自保;效仿风流,自诩浪子。这是对陶渊明诗文中淡泊名利、畏惧祸患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陶渊明名士形象的塑造亦表现出接受者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第四章论述元代涉陶散曲“自觉”的文化精神,元散曲作家展开对生命、时间、历史、命运等问题的哲学性思考,表现出对本体生存状态的关注,彰显着为人的自觉,这与陶诗中对个体生死和天命观念的思考有相通之处。
【关键词】:涉陶散曲 陶渊明 元散曲 文化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2
  • 第一章 元代涉陶散曲概说12-24
  • 1.1 陶渊明的文化品格12-19
  • 1.1.1 儒者情怀12-16
  • 1.1.2 道玄思想16-19
  • 1.2 陶渊明对元代散曲作家的影响19-24
  • 1.2.1 元代陶渊明接受概况19-21
  • 1.2.2 对元代涉陶散曲的界定21-24
  • 第二章 世无道则隐——尚隐的文化精神24-38
  • 2.1 怀才不遇的慨叹26-33
  • 2.2 对黑暗现实的揭露33-38
  • 第三章 对传统儒学价值观的背离——反叛的文化精神38-74
  • 3.1 鄙弃功名,漠视君王39-52
  • 3.1.1 对现实政治的冷漠39-45
  • 3.1.2 对历史上功名之士的否定态度45-50
  • 3.1.3 忠君观念的淡薄50-52
  • 3.2 畏惧祸患,唯求自保52-62
  • 3.2.1 元代涉陶散曲中的畏祸心态54-55
  • 3.2.2 张养浩和汪元亨散曲中的畏祸心态55-62
  • 3.3 效仿风流,自诩浪子62-74
  • 3.3.1 以风流浪子自居63-66
  • 3.3.2 对“魏晋风流”式人物的追慕66-74
  • 第四章 元涉陶散曲中的哲学思索——自觉的文化精神74-86
  • 4.1 元散曲中的时间意识74-80
  • 4.2 对“历史”这一时间概念的把握80-82
  • 4.3 元散曲中的天命思想82-86
  • 结语86-88
  • 参考文献88-92
  • 致谢92-94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剑锋;;元代屈、陶并称与是陶非屈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钟优民;;陶渊明的世界观[J];学术月刊;1980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元代涉陶散曲的文化精神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02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5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