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萧军在延安

发布时间:2017-04-13 03:13

  本文关键词:萧军在延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 一初见毛主席一九三八年初萧军应李公朴先生的邀请,一月二十七日离开汉口,二月六日到达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担任"文艺指导"。后因听到校长阎锡山的反共言论,非常气愤,决定辞职去五台山参加抗日游击队,直接对敌作战。因为他在沈阳"东北陆
【关键词】萧军 毛主席 延安文艺座谈会 毛泽东 招待所 边区政府 东北 国民党 共产党 鲁迅
【正文快照】: 一初见毛主席 一九三八年初萧军应李公朴先生的邀请,一月二十七日离开汉口,二月六日到达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担任“文艺指导”。后因听到校长阎锡山的反共言论,非常气愤,决定辞职去五台山参加抗日游击队,直接对敌作战。因为他在沈阳“东北陆军讲武堂”学过军事,当过骑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渊冲;毛主席诗一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2 张毓茂;“敢将赤胆奉尊前”──略说萧军与鲁迅的战斗情谊[J];求是学刊;1980年01期

3 铁峰;萧红与《生死场》──兼谈鲁迅对萧红的友谊[J];求是学刊;1980年01期

4 师哲;亲切难忘的教诲——跟随毛主席在陕北工作片断回忆[J];人文杂志;1980年02期

5 ;红岩历史诗词十八篇(续)[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6 阳林;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关于《水浒》问题的讨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7 胡其章;用典小议[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8 史百水;鲁迅诗歌教学随笔[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9 吴加章,徐泰来;刘少奇同志六一年回故乡的若干史实[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2期

10 吴象美;散文中的联想[J];殷都学刊;1980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鸣珂;;尊重矿业特有规律 确立矿业基础产业地位[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陈维宾;;西藏桥梁的发展与展望[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李宜中;;坚持中西医结合方向,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4 奚纪荣;吴张祥;;毛泽东的战略决战思想指导淮海战役取得伟大胜利[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5 杨欣;;浅析争取伪军周叔屏部反正的作用及基本经验[A];雄师奇观——纪念新四军第五师建军50周年论文专辑[C];1991年

6 李少瑜;雷河清;张肇俊;;决策英明创伟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与五师暨鄂豫边区的抗战[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7 贺锋;;周恩来领导《新华日报》二三事[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8 雷河清;彭剑青;;毛泽东诗词艺术特色探微[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9 罗来文;;罗来文[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10 王治芳;;中原突围部队在郧阳[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未民;东北文学的精神地理[N];吉林日报;2000年

2 徐光荣;传记文学的崛起与勃兴[N];辽宁日报;2000年

3 陈旭;文化名人与《新小说》[N];人民政协报;2000年

4 思文;左翼传统在当代[N];北京日报;2001年

5 魏安莉;萧红:短暂的生命 顽强的挣扎[N];北京日报;2001年

6 池雨花;两种写作[N];中国妇女报;2001年

7 陈漱渝(作者单位:鲁迅博物馆);寻求新的突破[N];人民政协报;2001年

8 耿法;文坛二题[N];团结报;2001年

9 薛勤;鲁迅精神的坚守与弘扬[N];文艺报;2001年

10 门瑞瑜;永远的萧红[N];文艺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懿斐;《朝霞》:“文革”后期主流文学的样板[D];吉林大学;2006年

2 雷亚平;从显赫到湮没[D];吉林大学;2006年

3 马云;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金冬;解放区前期诗歌研究(1936—1942)[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龙;中国大陆当代诗歌形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蔡丽;左翼小说的转型[D];苏州大学;2006年

7 袁莉莉;1949-1978年中国革命型政治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朱旭晨;秋水斜阳芳菲度[D];复旦大学;2006年

9 于兴卫;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运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连敏;《诗刊》(1957-1964)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1958年的《人民文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胡峰;在艰难中行进[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军;传统武德对儒家伦理思想的汲取及融通思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艳芳;[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5 武慧;北京小提琴艺术发展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维华;“文革”美术中的大连工人版画运动[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7 张巍;萧军的流浪汉精神及其文学表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郭丽娟;河北省根治海河民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熊秋玲;才旦卓玛的歌唱艺术及其贡献[D];河南大学;2006年

10 马双;生命女性回归的悲情表达[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萧军在延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02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b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