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王褒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03:10

  本文关键词:王褒诗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王褒是由南入北的重要诗人,其诗歌创作在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由于王褒作品散佚较多,在北朝文学长期受冷落的背景下,历来人们对王褒诗歌的研究就更为薄弱,这给今人全面认识王褒其人以及诗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本文拟在前人、今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史书记载,并结合他的诗歌作品,对王褒的诗歌进一步作全面、深入的探讨,力图还原王褒应有的文学地位。本文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说明本课题背景以及王褒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介绍王褒的家世、生平以及思想,重点突出他儒、道、释一体的思想观。第三部分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把他的诗歌作品重新进行细致的分类,再具体分析,探讨王褒的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其特色。他的诗歌大体分成九类:边塞诗、游侠诗、咏物和写景诗、赠别诗、行旅诗、讽世刺时诗、奉和应制诗、送葬诗、游仙和追咏先贤诗,重点分析其较有特色的边塞、游侠诗歌、咏物和写景诗、赠别诗。其中边塞游侠诗歌写的慷慨遒劲,体现了回归汉魏风骨的特点,为唐代边塞游侠诗歌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而写景、赠别诗歌写得清新质朴,能够摆脱宫体诗绮丽、繁艳,对后世影响较大。第四部分结合第三部分的论述,分析其诗歌作品所应用的艺术技巧和形成艺术风格。指出抒情形象多样化、意象特异化、情感展现方式的多样化是其诗歌应用的艺术技巧,并形成自己的清新、苍茫、劲健的诗歌艺术风格。第五部分部分通过上述分析,旨在说明,王褒是北周文坛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成就虽不能和庾信相比,但对南北文风的融合以及对后代的诗歌创作影响较为深远,所以在文学史上应该有他的一席之地。
【关键词】:王褒 诗歌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第1章 绪论7-9
  • 王褒研究状况略说7-9
  • 第2章 王褒家世、生平与思想9-20
  • 2.1 王褒的家世形成和特点9-14
  • 2.1.1 琅琊王氏世族的形成9
  • 2.1.2 琅琊王氏世族的盛衰9-10
  • 2.1.3 琅琊王氏世族的特点10-14
  • 2.2 王褒的生平和思想14-20
  • 2.2.1 王褒的生平14-16
  • 2.2.2 王褒的思想16-20
  • 2.2.2.1 王褒的儒家思想16-17
  • 2.2.2.2 王褒的道家思想17-18
  • 2.2.2.3 王褒的佛家思想18-20
  • 第3章 王褒诗歌的思想内容20-29
  • 3.1 颇具汉魏风骨的边塞诗20-22
  • 3.2 游侠诗歌22-23
  • 3.3 充满生命主体意识咏物诗歌和具有永明清新风格的写景诗歌23-24
  • 3.4 感人肺腑、沁入心脾的赠别诗24
  • 3.5 魂牵梦绕的行旅诗24-25
  • 3.6 讽世刺时的诗歌25
  • 3.7 奉和应制诗25
  • 3.8 体现伤逝情结的送葬诗25-27
  • 3.9 游仙、追咏先贤诗歌27-29
  • 第4章 王褒诗歌的艺术特征29-40
  • 4.1 抒情形象的多样化塑造29-30
  • 4.2 意象的特异化30-33
  • 4.3 情感展现方式的多样化33-36
  • 4.4 王褒诗歌的风格36-40
  • 4.4.1 清新36-37
  • 4.4.2 苍茫37-38
  • 4.4.3 劲健38-40
  • 第5章 王褒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5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45-46
  • 致谢46-47
  • 个人简历47-4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亮;北朝文人诗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王褒诗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07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6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