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迟子建小说对家园的寻求

发布时间:2017-04-18 12:20

  本文关键词:迟子建小说对家园的寻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迟子建的小说中具有一种对家园的寻求意识。在近三十年的创作中,对城市生活的思索、对自然中家园意味的发现和对故乡经验的承袭逐渐成为迟子建的小说中家园寻求的基本路径。对迟子建的小说进行文本细读,一方面力图呈现出迟子建笔下家园的图景,挖掘出其家园寻求背后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则尝试从纵横交织文学背景中挖掘出其家园意识的独特性。首先,迟子建个人的生活经验对其小说中家园意识的生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北极村的童年生活和与自然相拥的生活经验是迟子建小说对家园寻求的主要创作来源。而在艺术表现手法的角度看,迟子建小说以不同的视角展开了家园寻求的文学叙述。在儿童、动物和“精神失常者”等叙述视角中,迟子建小说对家园的寻求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指向。其二,迟子建的小说始终在迷惑和疑虑中找寻城市生活的家园品质。以“城市的后来人”的身份进入城市生活,迟子建反思了现代生活中的种种道德危机和文化多样性的萎缩。而在城乡生活差异的夹缝中,迟子建所营造的温暖人情始终是城市中不变的家园品质。其三,迟子建的小说往往在自然当中发现家园的意味。在东北地域文化的影响下,迟子建一方面把家园的探寻引向“万物有灵”的诗意境界,另一方面又把远去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带回当下。而且,迟子建的小说既继承了传统的田园理想,又发掘了富有神奇色彩的田园意趣。虽然迟子建笔下的自然家园似乎是一种桃花源式的构想,但其小说更多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灵性化的生存样式。最后,迟子建的小说所流露的家园感悟常常来源于人心深处的故乡情结。从北极村到额尔古纳河右岸,故乡是迟子建小说寄托家园情感的精神空间。因此,为了延续故乡家园中的生存体验,返回故乡和守望故乡是迟子建小说中最为坚定的选择。迟子建的小说依恋于故乡的经验,其背后是对人们因丧失精神家园而孤独无依的状态作了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迟子建 家园寻求 城市生活 自然家园 故乡情结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5
  • 第一节 迟子建小说的研究现状10-12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3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4
  • 本章小结14-15
  • 第一章 迟子建小说中家园意识的生成及其叙述视角15-22
  • 第一节 迟子建小说中的“家园”15-16
  • 第二节 迟子建小说中家园意识的生成16-18
  • 一、北极村的童年生活16-17
  • 二、与自然相拥的生活经验17-18
  • 第三节 迟子建小说中家园寻求的叙述视角18-21
  • 一、儿童视角:家园愿景的纯真流露18-19
  • 二、动物视角:对家园异象的折射19
  • 三、“精神失常者”视角:构建自足的乐园19-21
  • 本章小结21-22
  • 第二章 迷惑与疑虑:城市生活中的家园寻求22-32
  • 第一节 “污泥浊水滚滚前行”:城市生活的迷惑性22-25
  • 一、“慈善家的样子”:现代文明的姿态22-23
  • 二、“迷途的汉语”:虚伪的道德景观23-25
  • 第二节 融入城市的疑虑25-27
  • 一、“城市的后来人”:城乡身份的模糊25-26
  • 二、“天上的月亮摸不着”:苦涩的浪漫26-27
  • 第三节“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城市化中鄂温克家园的困境27-30
  • 一、驯鹿的寓言:被圈养的野性27-28
  • 二、“放下了猎枪的民族,才是一个文明的民族”:文明的壁垒28-29
  • 三、萨满的最后一支神歌29-30
  • 本章小结30-32
  • 第三章 发现自然中的家园意味32-40
  • 第一节 “万物有灵”的家园想象32-34
  • 一、与灵性的动物为伴32-33
  • 二、寻求自然神灵的庇护33-34
  • 第二节 对田园生活的追随34-37
  • 一、对田园理想重拾与超越35-36
  • 二、“落在土里的骨头也会发芽”:发掘神奇的田园意趣36-37
  • 第三节 自然家园的限度37-39
  • 一、“敌意、困惑和谜”:融入自然的悖论37-38
  • 二、逃回自然:无奈的还家38-39
  •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故乡情结与家园感悟的承袭40-49
  • 第一节 “原始风景”:对故乡经验的继承40-43
  • 一、北极村的纯净与童真40-41
  • 二、黑土地的坚忍与宽容41-42
  • 三、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自由与野性42-43
  • 第二节 等待与停留:返乡者的选择43-45
  • 一、“游回来的小鱼”:返乡的等待43-44
  • 二、“守住一生一世生活过的土地”:永恒的停留44-45
  • 第三节 栖居还是徘徊:故乡情结的封闭性45-48
  • 一、无力的探寻46-47
  • 二、沉默的守望47-48
  • 本章小结48-49
  • 结语49-51
  • 参考文献51-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3-54
  • 致谢54-55
  • 附件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霞;;迟子建小说的自然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2 张洪德;迟子建小说创作的三元构架[J];当代文坛;1996年03期

3 陈昕;独特的视角 诗意的守望——论迟子建的小说创作[J];当代文坛;2004年03期

4 金钢;;论迟子建小说的地域文化特征[J];当代文坛;2006年06期

5 寿凤玲;;论迟子建小说中的三个世界[J];当代文坛;2007年05期

6 费振钟;;迟子建的童话:北国土地上自由的音符[J];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02期

7 姜桂华;执著于困境的发现与出路的寻找——迟子建中短篇小说通解[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3期

8 吴义勤;狗道与人道——评迟子建长篇小说《穿过云层的晴朗》[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3期

9 苏童;关于迟子建[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1期

10 迟子建;周景雷;;文学的第三地[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迟子建小说对家园的寻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14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a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