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韩愈论说文对《弘明集》的接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22:08

  本文关键词:韩愈论说文对《弘明集》的接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赵宋一代出现“五百家注韩”的局面,其后韩愈的研究也是炙手可热,甚至将其标为新儒家的开端。韩愈诗文皆工,尤其是谤讥佛教的论说文更能彰显其儒士才能。他之所以能攘斥佛教,源于其深沉的儒家“在场”焦虑;他之所以敢排挤佛教,源于其深厚地佛教论著研读。其中《弘明集》对其影响不在话下,致使韩愈为文都有《弘明集》的明显痕迹。论文首先针对目前的研究情况作出文献综述,《弘明集》和韩愈的论说文都已有诸多学者研究发文,但后者对前者的接受性研究仅散见于零星的期刊论文中的部分文段,而无成系统的研究,本文由是可在缝隙中觅得一方天地。就论说文这一文体而言,先唐以前多是以伦理价值体系和现实观念是非为主的模式。《弘明集》则带来了生命客位意识的思考,完成了儒、佛二家思想的互渗。韩愈作为在儒教思想下成长的士大夫,情感上毋庸置疑地接纳了先秦以来的传统的论说范式。魏晋之后以《弘明集》为代表的新兴论说模式在佛教思想的入驻下亦大放异彩,韩愈在保有传统论说技法的基础上,对新变中的论说方法和哲理方式多有吸受而使得论说文独具风格、自成一家。论文采用了文献的和历史的研究方法,并借鉴了古典文艺理论、西方文艺理论、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将儒、佛之间的关系具象到《弘明集》与韩愈论说文的关系,以期深究现象背后的本质性因素。
【关键词】:韩愈 论说文 《弘明集》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1 引言6-13
  • 1.1 研究综述6-9
  • 1.2 《弘明集》在唐代的流布——以《广弘明集》为例9-13
  • 2 韩愈之前的论说文发展13-26
  • 2.1 “论说”定名来由13-14
  • 2.2 生命主位的论说模式14-20
  • 2.3 以《弘明集》为代表的新变20-26
  • 3 韩愈在论说技法方面的接受26-39
  • 3.1 “在场”焦虑的呈示26-32
  • 3.2 儒、佛间性的达成32-39
  • 4 韩愈在论说成文方面的接受39-57
  • 4.1 系统为文的接纳39-52
  • 4.2 单篇作文的吸受52-57
  • 结论57-59
  • 参考文献59-63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63-64
  • 后记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普慧;;佛教对中古议论文的贡献和影响[J];文学评论;2007年04期

2 薛锡振;;略论韩愈散文的两种笔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东;多维视野中的主体间性理论形态考辨[D];黑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殷海卫;试论韩愈的散文创作理论[D];河南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韩愈论说文对《弘明集》的接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29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8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