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网络女性主义“女性向”叙事新变及方向

发布时间:2022-10-22 18:40
  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被视为人类史上的第五次媒介革命,它所缔造的互联网世界犹如福柯的异托邦,为女性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革契机。其中,"女性向"空间的出现成为了新时代青年女性自我满足、颠覆性别秩序、解构男权文化、重建女性价值的实验场域,而在此空间中生成的"女性向"叙事便是重要的实验成品:一方面,它以更为激进的方式延续着女性主义创作的文化意义,即对抗、颠覆菲勒斯中心主义及其所衍生的男权文化,发展壮大了当代青年女性文化;另一方面,在这看似封闭、独立的"女性向"空间内部,也并非是"第二性"的世外桃源。主流意识形态的介入与管理,为网络女性主义创作以及它的"破壁突围"带来了新的机遇。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从“精英女性主义”到“网络女性主义”
二、从言情到反言情:主体性的“失而复得”
三、“女尊”与“女性向”历史叙事:女性的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
四、耽美:“性别革命”与“破壁逆袭”
五、众矢之的,还是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女性文学异托邦建构的可能性——以“耽美文学”为例[J]. 李昊,吴玉杰.  当代文坛. 2018(06)
[2]资产阶级二代的美学语法[J]. 毛尖.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7(03)
[3]反城市的空间地理学与超性别的生命救赎——论安妮宝贝《莲花》及其女性主义写作的突围[J]. 江涛.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01)
[4]从乌托邦到异托邦——网络文学“爽文学观”对精英文学观的“他者化”[J]. 邵燕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6(08)
[5]“女性向”网络文学与“网络独生女一代”——以祈祷君《木兰无长兄》为例[J]. 高寒凝.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6(08)
[6]“女性向·耽美”文化[J]. 郑熙青,肖映萱,林品.  天涯. 2016(03)
[7]“男版白莲花”与“女装花木兰”——“女性向”大历史叙述与“网络女性主义”[J]. 肖映萱,叶栩乔.  南方文坛. 2016(02)
[8]论网络文学女性写作的叙事特征——以盛大公司旗下红袖添香网站为例[J]. 唐晴川,李珏君.  小说评论. 2011(06)
[9]酷儿理论面面观[J]. 李银河.  国外社会科学. 2002(02)
[10]奇遇与突围──九十年代女性写作[J]. 戴锦华.  文学评论. 1996(05)



本文编号:3696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696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5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