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兴”与“主题”的互释——基于海外汉学对《诗经》的形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6 18:21
  海外汉学对《诗经》的研究,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作为北美汉学的代表人物,陈世骧与王靖献采用西方理论,对《诗经》的形式展开了不同路径的探究。前者从人类学、字源学入手探讨了"诗""兴"的内在涵义,后者从"套语""主题"入手考察了《诗经》的动态生成。同时,二人在"兴"与"主题"的阐发中找到了互释的可能:一方面,二者都具有音乐性、民间性、情感性、有机性;另一方面,"主题"构成并决定"兴"。以此为基础,陈世骧所力主的"抒情文类"的发明,便有了更多的合理性依据。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两条蹊径”:诗与兴
二、 “新的视野”:套语与主题
三、 兴与主题的互释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建构诗与歌乐舞的联系探源——基于美国汉学家周策纵、陈世骧、王靖献《诗经》研究的歌乐舞视域考察[J]. 胡燕春.  中国文学研究. 2019(01)
[2]海外《诗经》学研究概述[J]. 曹建国.  文学遗产. 2015(03)
[3]当代西方《诗经》学的新理论:套语理论[J]. 吴结评.  当代文坛. 2006(02)
[4]国外《诗经》研究新方法论的得失[J]. 夏传才.  文学遗产. 2000(06)
[5]《诗经》在西方的传播与研究[J]. 周发祥.  文学评论. 1993(06)
[6]帕利—劳德理论及其在《诗经》研究中的应用[J]. 周发祥.  学习与思考. 1982(01)

博士论文
[1]“他者”的眼光——论北美汉学家关于“诗言志”、“言意关系”的研究[D]. 冯若春.四川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703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703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d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