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论张岱文学作品中的“态”

发布时间:2017-05-23 06:12

  本文关键词:论张岱文学作品中的“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张岱是明清易代之际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他的人生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其累世为官的家世为他早年的各项文艺爱好奠定了丰厚的基础,而“山雨欲来风满楼”——忧患不断的大明王朝早已动摇了根本,张岱在青年时代就完成了《古今义烈传》以求天公抖擞而降以人才,但人到中年的张岱不得不经历国破家亡之痛,痛定思痛后,张岱发愤著书完成了《石匮书》等多部著作,尤以散文小品“二梦”最负盛名,但其他著作大多亡佚。本文先对张岱所处的时代进行社会史角度的考察,进而探讨家族对张岱的影响,重新梳理“态”这一美学范畴,总结出作为美学范畴的“态”是在审美活动中由审美主体生发出来的内在情感和意志,而且也是有明一代的审美风尚及标准。同时围绕有形之“态”、无形之“态”两个部分来讨论张岱的文学作品,以及对挚友——明末大画家陈洪绶创作《水浒叶子》的重要影响,最后讨论张岱对明代公安、竟陵两派的继承与匡正以及新文化运动后,现当代作家对其创作的理念的接受与在创作中的运用。
【关键词】:张岱 “态” 文学作品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1 绪论7-9
  • 1.1 张岱研究现状7
  • 1.2 本文的结构7-9
  • 2 晚明的时代背景9-13
  • 2.1“现代城市”的产生9-10
  • 2.2“不使人间造孽钱”——晚明文人的金钱观10-11
  • 2.3“畸形放松”社会政治环境下的文人心态11-12
  • 2.4 江南地域文化特质12-13
  • 3 张岱其人13-18
  • 4 作为美学范畴的“态”18-23
  • 4.1“态”的哲学本体性意义18-19
  • 4.2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态”范畴19-21
  • 4.3 明代的“态”范畴21-23
  • 5 张岱文学作品中的“态”23-34
  • 5.1 有形之“态”23-30
  • 5.1.1 别开生面的人物描写23-27
  • 5.1.2 流连忘返的湖光山色27-29
  • 5.1.3 对陈洪绶创作《水浒叶子》的影响29-30
  • 5.2 无形之“态”30-34
  • 5.2.1 以“冰雪”论诗文30-31
  • 5.2.2 论“生鲜”诸“态”31-34
  • 6 张岱文学作品的“承”与“传”34-41
  • 6.1 张岱文学作品的“承”34-38
  • 6.1.1 对公安派的继承34-35
  • 6.1.2 对公安、竟陵派的匡正35-38
  • 6.2 张岱文学作品的“传”38-41
  • 6.2.1 小品文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崛起38-39
  • 6.2.2 张岱对现当代作家的影响39-41
  • 参考文献41-44
  • 后记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智;张岱年思想的特质与名称[J];中国哲学史;2004年03期

2 李霞;;张岱研究述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关于征集张岱年先生文献资料的启事[J];中国哲学史;2008年02期

4 李存山;;张岱年先生早年的一篇序文[J];中国哲学史;2008年03期

5 杜运辉;;张岱年先生“兼和”思想发微——纪念张岱年先生诞辰100周年[J];中国哲学史;2009年01期

6 罗芳;林丹;;张岱年哲学观初探[J];文化学刊;2013年02期

7 牛素琴;;走进张岱年的世界——编辑整理《张岱年全集》手记[J];出版广角;1997年04期

8 舒柱;张岱年题词──访张岱年教授[J];中外文化交流;1997年06期

9 ;张岱年谈文化综合创新[J];当代法学;2000年04期

10 刘鄂培;“兼和”——张岱年先生哲学思想的精髓[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存山;;张岱年先生与新唯物论[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2 陈来;;张岱年学术思想评述[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3 张岱年;林在勇;;哲学思考的自我回顾——张岱年先生访谈录[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拴平;国学大师——张岱年[N];光明日报;2000年

2 北京大学哲学系 冯国瑞 安徽大学政治学系 沈素珍 安徽大学哲学系 钱耕森 南开大学哲学系 周德丰 杜运辉;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N];光明日报;2009年

3 关捷;哲学泰斗张岱年先生[N];中国档案报;2004年

4 夏榆;张岱年:一代哲人随风而逝[N];南方周末;2004年

5 王中江 清华大学哲学系;张岱年先生的“天人新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林可济;探索真与善:张岱年的学术人生[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研究员 方克立;张岱年先生的“兼和”思想[N];北京日报;2009年

8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干春松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曹德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王中江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周桂钿 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 钱耕森;张岱年:刚毅木讷思天地本原[N];社会科学报;2004年

9 吴乃恭;张岱年先生的“综合创新”文化观(下)[N];吉林日报;2007年

10 干春松;直道而行的张岱年先生[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静芳;综合创造的哲学与哲学的综合创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军平;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昊;论张岱文学作品中的“态”[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郑江华;张岱年哲学“综合创新”的思想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王风奇;张岱年《天人简论》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4 刘欣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张岱年“新唯物论”探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宏宇;张岱年天人观及哲学方法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陈z

本文编号:386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86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e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