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荀子》中的孔子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07:32

  本文关键词:《荀子》中的孔子形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荀子作为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不仅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一位儒家学者,更是汉代经学的开山导师,在我国思想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孔子儒学宗师的特殊地位,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苟子时代的孔子形象在儒者圣化和诸子异化下,早已偏离了本来的面貌。战国后期,儒学不彰,孔貌异化,生逢其时的荀子秉承儒十“推明孔氏”的志向,通过重塑孔子形象及肃清儒学异端,在孔子形象“圣化”的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苟子》中的“孔子”是孔子形象流变中的重要一环,他既有春秋时代“君子”的一种面貌,也有回归理性,弃“圣”返“儒”的一种面貌,而更具有思想意义的是,以苟子重要的“圣王观”为契机,孔子由此走向由“圣”而“王”的全新面貌。“王化”.的孔子圣人形象是苟子社会理想的结晶,在其“圣王观”下,孔子的形象色彩中被越来越多地浇注了现实政治的因子,正是这一形象深刻地影响了汉代社会对孔子的看法,助推了汉代孔子形象进一步的圣化、王化、神化,同时也奠定了孔子在汉代形成的“政治与文化偶像’的地位。探究《荀子》中的孔子形象,一方面有助于厘清《荀子》在孔子形象流变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从人物形象的视角对荀学的特质进行了映照。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绪论、正文(五章)、结语。绪论部分主要梳理了孔子形象及《荀子》中的孔子形象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等。第一章追溯了《荀子》之前的孔子形象。本章以《论语》为本源,佐之《国语》《左传》等史料,总结概括出春秋时代孔子原质的君子形象。君子人格是儒家理想人格中的最低层次,是建立在具有真实性的现实层面上的,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属于自然人的孔子,他是真实的君子。第二章详细论述了《荀子》中孔子形象的三层面貌:“君子”、“大儒”、“王化的圣人”。这三层面貌具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从孔子形象流变这一视角来看:“君子”孔子总体上是对春秋时代孔子原质形象的一种继承;“大儒”形象突出了孔子“仁智且不蔽”的文化与政治才能,是对君子形象的一种升华,亦是在《孟子》之后,对孔子形象的一种修正;“王化”的孔子圣人形象是荀子社会理想的结晶,其深刻地影响了汉代社会对孔子的看法。第三章具体分析了《荀子》对汉代孔子形象的影响。在西汉,孔子不仅被进一步“圣王化”,造成一种为汉代制法的“素王”形象,而且在谶纬之学中孔子被神异化为“玄圣素王”;东汉初,王充破除了神化的孔子,最终重塑了孔子的圣人形象。《荀子》奠定了汉代孔子政治与文化偶像的地位。第四章首先总结了《荀子》在孔子形象流变中的地位,其次具体分析荀子塑造孔子形象的思想意义,强化了荀学的相关特点。结语部分对孔子形象流变过程,《荀子》中孔子形象的特点以及《荀子》在孔子形象流变中的地位进行了概括式的总结,并重点突出了荀子的政治哲学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荀子 孔子形象 圣化 圣王 理想人格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绪论9-15
  • 一、《荀子》中的孔子形象研究综述9-13
  • (一) 孔子形象研究10-11
  • (二) 《荀子》中的孔子形象研究11-13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13-15
  • 第一章 《荀子》之前的孔子形象15-27
  • 第一节 春秋时代的君子涵义15-19
  • 第二节 孔子的君子形象19-24
  • 一、维礼者形象19-21
  • 二、守仁者形象21-22
  • 三、好学之师形象22-24
  • 第三节 小结:孔子形象圣化之发微24-27
  • 第二章 《荀子》中孔子形象的三层面貌27-54
  • 第一节 春秋遗韵——真实君子28-34
  • 一、《荀子》中孔子论“君子”29-31
  • 二、孔子知礼重孝的仁者形象31-33
  • 三、孔子若智安礼的师者形象33-34
  • 第二节 由“儒”即“圣”——仁智大儒34-41
  • 一、荀子说“儒”及“大儒之征”35-38
  • 二、孔子的大儒形象38-40
  • 三、小结:孔子形象由“儒”即“圣”40-41
  • 第三节 由“圣”而“王”——“王化”的圣人41-54
  • 一、荀子的“圣王观”42-47
  • 二、孔子的圣人形象47-54
  • 第三章 《荀子》对汉代孔子形象的影响54-78
  • 第一节 西汉孔子形象的复杂化54-66
  • 一、西汉孔子“圣王”形象的强化55-61
  • 二、西汉孔子圣人形象的“神异化”61-66
  • 第二节 《论衡》对孔子形象的重塑66-78
  • 一、破“神”归“凡”:神异孔子的解构66-72
  • 二、破而后立:孔子圣人形象的重塑72-78
  • 第四章 《荀子》对孔子形象塑造的意义78-88
  • 第一节 《荀子》在孔子形象流变中的文学意义78-83
  • 一、孔子圣人形象的理性化倾向79-81
  • 二、为孔子形象由“圣人”到“圣王”奠定方向81-83
  • 第二节 《荀子》塑造孔子形象的思想意义83-88
  • 一、以孔学为宗,“推明孔氏”84-85
  • 二、荀子重视“外王”,开启儒家政统精神85-88
  • 结语88-90
  • 参考文献90-94
  • 致谢94-95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铉根;从王霸之辩透视荀子的圣王论[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2 王光松;;汉初“孔子素王论”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白欲晓;;圣、圣王与圣人——儒家“崇圣”信仰的渊源与流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强中华;;论荀子的儒学批判及其“大儒”理想[J];船山学刊;2009年03期

5 葛志毅;;儒学之渊源特质与荀子论儒[J];大连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6 周桂钿;简评王充《问孔》、《非韩》、《刺孟》[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7 张铉根;论荀子思想中的君、臣、民关系[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8 郑先彬;;先秦诸子寓言中的孔子形象摭谈[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张宏生;四种先秦子书中的孔子形象[J];孔子研究;1988年01期

10 上官节;圣人化性起伪与圣王专制[J];孔子研究;198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阔;王充《论衡》对孔子形象的重塑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吴竹芸;《论语》中的孔子形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郭迎春;浅析《荀子》中的人物形象[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邓妍;孔子神化动因及其文化意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荀子》中的孔子形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87242.html

上一篇:张爱玲经典化研究  
下一篇:《昭明文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6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