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牡丹亭》题序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6 18:17

  本文关键词:《牡丹亭》题序传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牡丹亭》一经问世,便成为家传户诵的不朽名篇,搬上舞台后有着“几令《西厢》减价”的美誉,在戏剧史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其中,明清时期大量关于《牡丹亭》一剧的序跋、题词等评点形式,因其特殊的创作群体和受众,使该剧的文本传播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更持久的生命力。这些异于舞台演出形式或长或短的文字,逐渐成为戏剧文本刊印之外,广为流传的独立传播形态,从不同视角丰富了《牡丹亭》原著的思想内涵,构建出一种新的文本传播范式。作为附丽于戏剧作品本身之外的评点性文本,明清时期围绕《牡丹亭》产生创作的大量题序篇章或专著不断涌现,集中反映了《牡丹亭》一剧对人们审美意识和伦理认识的深刻影响。这些篇章或论著汇集成了《牡丹亭》文本的题序批评系统,或深究戏剧本身的思想内涵,或专注于文本的戏曲理论,或解构作品的艺术价值,内容涉猎广泛,形式不拘一格,行文自成一体,成功构筑起一套完整的批评性话语体系。这些序跋、题词在对原著进行重新解构和评析的过程中,既还原了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思想艺术价值,也透过多维的视角不同程度上放大了《牡丹亭》一剧。作为我国古代舞台艺术与文学艺术完美结合戏剧经典而具有崇高史学价值的传奇戏剧,扶助于其题序批评系统的强大张力,使得剧作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思想艺术内涵历久弥新、经久不衰,是帮助今人穿越时空,探究中国古典戏曲集大成者的重要历史文献。《牡丹亭》题序批评系统与剧作本体之间以及题序批评体系内部的互动式对话,所形成的强大合力,促进了《牡丹亭》文本传播的良性循环,深刻地影响了后世针对该剧所形成的戏曲理论。研究《牡丹亭》题序系统这一特殊的批评性话语体系,是戏剧批评的再认识再提高,有助于对戏曲本身所具有的传播价值进行再思考再解读,为我们更深刻、更全面、更多维地认识明清时期中国戏曲文学繁荣现象背后特殊的人文思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牡丹亭》 题序批评系统 戏曲理论 戏剧批评 文本传播 传播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20
  • 一、研究意义与创新8
  • 二、研究现状8-18
  • (一)国内有关戏曲题序传播现象的研究综述9-13
  • (二)国内有关《牡丹亭》题序传播现象的研究综述13-18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18-20
  • 第一章 戏剧传播中题序的历史演进20-24
  • 第一节 戏剧传播中题序的概念20-21
  • 一、题序的起源20-21
  • 二、戏剧中题序传播的概念21
  • 第二节 明清时期戏剧传播中题序的发展21-23
  • 一、明清时期戏剧传播中题序繁荣22
  • 二、明清时期戏剧传播中题序批评焦点22-23
  • 第三节 小结23-24
  • 第二章《牡丹亭》题序传播之批评系统24-40
  • 第一节 题序传播的批评者类型24-25
  • 第二节 题序传播的批评类型25-29
  • 第三节 吴梅及其题序传播29-31
  • 第四节《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及其题序传播31-36
  • 第五节《才子牡丹亭》及其题序传播36-38
  • 第六节 小结38-40
  • 第三章《牡丹亭》题序传播之批评内容40-56
  • 第一节 明清时代文本题序的风貌40-45
  • 一、回归作品文学本体,紧扣“情”旨主题40-42
  • 二、彰显作品艺术魅力,张扬文艺批评主张42-44
  • 三、丰富作品艺术内涵,宣扬女性文体意识44-45
  • 第二节 对戏剧文本思想性的评价45-49
  • 一、围绕“至情”思想主旨的评价46-47
  • 二、围绕女性立场的情感思想评价47-49
  • 第三节 对戏剧文本艺术性的评判49-53
  • 一、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审美评判差异50-51
  • 二、对关目细节安排的审美关注差异51-53
  • 第四节 小结53-56
  • 第四章《牡丹亭》题序的传播价值56-62
  • 第一节 召唤本体归旨,,促生文本对话56-58
  • 第二节 解构文本内涵,衍生批评构架58-59
  • 第三节 丰富文化内涵,拓展传播途径59-60
  • 第四节 小结60-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67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67-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明生;;中国古代戏曲序跋体批评的文化语境[J];文化与诗学;2012年01期

2 张筱梅;;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之文化考察[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张筱梅;;从小众传播走向公众视野——论明末清初的女性戏曲评点[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唐明生;;建国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体批评研究述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李志远;;论明清戏曲序跋的作者身份与序跋写作特点的关系[J];中华戏曲;2010年02期

6 朱琴;李志远;;明清戏曲序跋的发展阶段及其批评特点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22期

7 李志远;;明清戏曲序跋之人物塑造论研究[J];四川戏剧;2010年02期

8 李志远;;明清戏曲序跋之戏曲搬演论构建研究[J];求是学刊;2010年01期

9 李志远;;中国古典戏曲序跋研究述论[J];戏曲艺术;2009年04期

10 刘奇玉;;明清女性戏曲创作理论的诠释与接受——以古代戏曲序跋为例[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寇鹏飞;明清女性戏曲理论批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牡丹亭》题序传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7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27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3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