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屈原《九歌》的叙事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15:15

  本文关键词:屈原《九歌》的叙事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传统的文学理论一直用“抒情性”来标记定义诗歌,使得诗歌在叙事学分析的领域一直缺席。事实上诗歌文体从诞生之际就和记事、记史密切相关,是叙事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九歌》作为先秦时期优秀的富于叙事性特征的诗歌,文化背景神秘、人物角色众多、戏剧色彩浓厚,是叙事学研究的良好文本。本文用经典叙事学和刚起步不久的诗歌叙事学理论对先秦诗歌《九歌》进行叙事学分析,一方面旨在填补诗歌叙事学的空白,另一方面意在提供一个用西方叙事学欣赏中国先秦诗歌的案例。在进行具体的叙事学分析之前,本文在第一章探讨了“《九歌》是否有叙事性”和“《九歌》的文体属性”两个先决性问题,以建立此次叙事学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雅各布森“隐喻”“转喻”的符号理论分析,《九歌》的叙事性得以建立。在《九歌》的文体争议上,本文支持《九歌》集合了抒情性和叙事性、文本性和表演性,是一部有着强烈戏剧色彩的用于吟唱的诗歌的观点,从而确立了以诗歌叙事学来分析《九歌》的叙事学方法。第二章探讨《九歌》中最为难辨的宾、主、彼、我之辞的问题,对现代几个楚辞大家在此问题上的解释给予综述,在展示《九歌》叙事者问题复杂性的同时陈列出其可能的叙事者划分。第三章旨在把握《九歌》宏观的故事线索,列出其主要讲述的事件,研究它的叙事结构、叙事模式和叙事逻辑。第四章研究《九歌》的叙事时间,其中涉及其吟唱表演形式对《九歌》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影响,《九歌》叙事对自然故事在时间顺序和进展节奏上的调整。第五章关注叙事者和故事之间关系的问题,即对叙事情境及其三要素——叙事人称、叙事方式和叙事聚焦展开分析。第六章研究《九歌》的诗歌形式对其叙事的影响,第一部分指出《九歌》入乐所造成的诗歌空间的促狭,导致了其叙事者难辨、叙事情境转换紧凑、关键情节省略等叙述特色。第二部分是对诗歌叙事学的践行,旨在揭示诗歌的“段位性”结构当被用于叙事时,是怎样增强、修正或反作用于语义情节的。“段位性”在《九歌》中的主要表现为“兮”字对诗行的隔断和韵律对诗节的划分。
【关键词】:楚辞 《九歌》 叙事学 诗歌叙事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绪论12-21
  • 一、前言:叙事学和诗歌12-15
  • 二、研究现状15-19
  • 1. 《九歌》研究综述15-16
  • 2. 叙事学研究综述16-18
  • 3. 诗歌叙事学研究综述18-19
  • 三、研究价值及意义19-21
  • 第一章 《九歌》的叙事性和文体性质21-30
  • 第一节 《九歌》是否有叙事性21-25
  • 第二节 《九歌》的文体类型和性质25-30
  • 第二章 《九歌》的叙事者30-47
  • 第一节 《九歌》叙事者概念及文献综述30-36
  • 第二节 《九歌》叙事者梳理36-47
  • 第三章 《九歌》的故事:叙事结构、叙事模式和叙事逻辑47-55
  • 第一节 叙事结构47-52
  • 第二节 叙事模式和叙事逻辑52-55
  • 第四章 叙事时间55-62
  • 第一节 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55-57
  • 第二节 叙事顺序57-59
  • 第三节 叙事时距59-62
  • 第五章 叙事情境:叙事人称、叙事方式和叙事聚焦62-71
  • 第一节 概念:叙事情境及其三要素62-64
  • 第二节 《九歌》叙事情境三要素分析64-71
  • 1. 叙事人称64-66
  • 2. 叙事方式66-68
  • 3. 叙事聚焦68-71
  • 第六章 《九歌》的诗歌形式对其叙事的影响71-84
  • 第一节 《九歌》作为“入乐”之歌对其叙事的影响71-76
  • 第二节 《九歌》诗歌“段位性”对叙事的影响分析76-84
  • 1. “段位性”与诗歌叙事学理论76-77
  • 2. 诗句分节对叙事效果的影响(“兮”的使用)77-80
  • 3. 《九歌》韵律对叙事效果的影响80-84
  • 结语84-88
  • 参考文献88-91
  • 致谢91-92
  • 附件9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大白;;戴震《屈原赋注》思想内涵的自我超越——以《离骚》解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张凤芝;;《招魂》中关于巫帝问答之辞臆说[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潘啸龙;《九歌·山鬼》研究辨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汪大白;传统《诗经》学的重大历史转折──朱熹“以《诗》言《诗》”说申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潘啸龙;诗、骚"诗学思想四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潘啸龙;《楚辞》的体例和《招魂》的对象[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徐克智;;莫如散发弄扁舟——《楚辞·渔父》人物形象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胡佩玲;;独立不迁——论屈原的人格魅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9 姚春玉;;《九歌》中的爱情:屈原悲剧人生的映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10 董皎怡;;中国神话不发达的原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燕;《周礼》所见王室起居职官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蔡树才;《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贾海建;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韩瑜;唐代小说与唐代民间信仰[D];浙江大学;2009年

10 贾璐;朱熹训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屈原《九歌》的叙事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32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7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