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论萧红的“出走意识”及其文学表现

发布时间:2017-06-09 10:17

  本文关键词:论萧红的“出走意识”及其文学表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出走意识”是萧红人生之路与文学之路的精神基因,对其文学创作的内容选择和审美风格形成影响深远。萧红以“出走意识”为基点,融合其一生漂泊的悲怆、苦难与辛酸经历,在作品中热切关注社会最底层妇女的命运;她把自己的不幸与苦难、不堪忍受与希望写进作品,通过描画愚昧麻木、软弱忍耐的女性形象,以批判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倾诉女性的悲哀。“出走意识”还呈现为萧红作品的漂泊感、抒情风格和语言的诗化特征。
【作者单位】: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社会学院;
【关键词】萧红 出走意识 女性形象 文学表现
【分类号】:I106.4
【正文快照】: 女权主义者波伏娃曾言:“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1]父系社会制度形成以来,男性成为社会权力的掌控者,拥有政治、经济、文化的领导权。男性是第一性,女性是第二性,次序的差别构成权力的等级关系,女性长期处于被压迫与被凌辱的地位。女性是男权社会的被压迫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晓庚;;萧红的创作反映民族时代精神——兼谈其社会化因由[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郭淑梅;;萧红研究的历史嬗变及学科建构意义[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3 宋晓庚;;关于萧红研究的几点建议[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4 黄子平;;诗人萧红[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秋山洋子;;《风雨中忆萧红》我感[A];丁玲与中国女性文学——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6年

6 范智红;;从小说写作看萧红的世界观与人生观[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7 黄晓娟;;萧红与现代史上女性作家的精神差异性[A];东方丛刊(2002年第4辑 总第四十二辑)[C];2002年

8 宋晓庚;;年年朝朝暮暮 不过丁忧离歌——谈萧红和她的作品[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9 钟耀群;;人间天上长相伴——《端木与萧红》前言[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10 张珊珊;;绝望中的希望——浅析萧红短篇小说《手》[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雅茹;萧红研究的现状与焦点[N];黑龙江日报;2004年

2 曹革成;《我的婶婶萧红》余话[N];吉林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杨宁舒 蔡东民;萧红 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独特标识[N];黑龙江日报;2009年

4 记者 蔡东民;萧红研究会萧红文学院黑龙江文学馆在哈揭牌[N];黑龙江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杨宁舒;纪念萧红诞辰百年学术研讨会召开[N];黑龙江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杨宁舒;擦亮萧红名片 提升文化实力[N];黑龙江日报;2011年

7 郭淑梅;哈尔滨:萧红国际化文学基因的生成之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杨宁舒;我省打造“萧红系列文化品牌”工程[N];黑龙江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杨宁舒;做精“萧红”文化名片[N];黑龙江日报;2011年

10 秋石;寻找萧红“小妹”[N];文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晓娟;“雪中芭蕉”——萧红创作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向辉;“生死场”的现代书写—萧红新论[D];兰州大学;2007年

3 黄晓娟;雪中芭蕉[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琳;萧红及其作品的生命追寻[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仙花;萧红:凝视荒凉[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郑萍萍;萧红创作的生命哲学阐释[D];青岛大学;2003年

4 王琪玮;新时期以来萧红形象的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黄蕾;论萧红散文的寂寞情怀[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小英;萧红文学创作中的文体意识与个性化叙事[D];西南大学;2015年

7 朱晓晨;新时期以来萧红接受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8 许嫩红;鲁迅精神脉络视阈下的萧红文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9 金香丹;萧红的《呼兰河传》与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10 刘金嵛;回忆里的烛光—从《回忆鲁迅先生》看萧红[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论萧红的“出走意识”及其文学表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5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35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6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