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元杂剧“起承转合”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0 10:02

  本文关键词:元杂剧“起承转合”结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论述“起承转合”这一章法结构,希望通过对具体元杂剧剧本的分析,让“起承转合”这一章法结构得到合理评价,同时能够揭示“起承转合”规律在元杂剧中普遍存在这一现象。第一章主要论述“起承转合”结构说的考察与评价。首先,论述“起承转合”结构说的源流。“起承转合”结构说作为中国古代诗文的章法结构理论之一,有其历史发展的源流。具体来说,“起承转合”结构说在唐代试律和律赋的作法中萌芽,在宋代时文中形成,并在明清八股文中得到强化,在律诗作法中得到普遍运用。其次,论述“起承转合”结构说的传统认识,对传统认识中三个问题进行辨析,“起承转合”结构是否是八股文的专利?“起承转合”结构是“活法”还是“死法”?“起承转合”结构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第三,谈谈“起承转合”结构说的再思考,认为“起承转合”乃是我们民族的一种语言表达规律和辞章组织形式,也是平民大众眼中关于生活中一切事物发生、发展、转折、结束的一般规律的概括,更是一种思维方式。①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起承转合”的篇章结构,其实并非作者创作之前就有“起承转合”之法横亘胸中,刻意为之,而是内形式对外形式的自然约束,外形式对内形式的自然适应。元杂剧“一本四折”特殊的文体特征恰好是“起承转合”结构内外形式相统一的选择。第二章论述元杂剧一本四折“起承转合”结构说的产生。首先探讨元杂剧一本四折体制的来历,否定各家认为元杂剧一本四折特殊体制的形成是承袭诗文传统安排戏剧情节、直接承袭宋金杂剧的观点,肯定元杂剧特殊体制的形成是在承袭宋金杂剧旧体的基础上,“起承转合”结构内外形式相统一的选择,元杂剧一本四折呈“起承转合”结构符合事实。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通过对元杂剧剧本的分析,实证元杂剧“一本四折”特殊体制的形成是“起承转合”内外形式相统一的结果。第三章分析内外形式规范型的元杂剧剧本的“起承转合”结构。第四章分析内外形式灵活型的元杂剧剧本的“起承转合”结构,并对不同类型的灵活型剧本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它们相对于规范型“起承转合”结构的元杂剧剧本的普遍性来说是一种特殊性存在,元杂剧一本四折呈“起承转合”结构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而且从侧面证明了元杂剧“起承转合”结构是灵活多变的而非一成不变、刻板的。排除极少数非“起承转合”结构的元杂剧剧本,这一结构在元杂剧中是普遍存在的。第五章论述“起承转合”结构对元杂剧影响之平议。首先,论述“起承转合”结构对于元杂剧的有利影响,从宏观上看,“起承转合”结构促进了元杂剧体制的发展、完善,从微观上看,“起承转合”结构有利于元杂剧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其次,论述“起承转合”结构对元杂剧的不利影响,元杂剧在“一本四折”的谨严体制的束缚下变得凝固、刻板,到后来,越来越见其局限性,体制不足表现在臧晋叔所谓元杂剧第四折乃“强弩之末”这个观点上。
【关键词】:元杂剧 一本四折 起承转合 结构 内外形式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37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7
  • 引言7-11
  • 第一章 “起承转合”结构说的考察与评价11-24
  • 第一节 “起承转合”结构说的源流11-16
  • 第二节 “起承转合”结构说的传统认识16-18
  • 第三节 “起承转合”结构说的再思考18-24
  • 第二章 元杂剧一本四折“起承转合”结构说刍议24-33
  • 第一节 元杂剧“一本四折”来历的其它说法24-27
  • 第二节 元杂剧“一本四折”“起承转合”结构说的产生27-29
  • 第三节 元杂剧“一本四折”“起承转合”结构说平议29-33
  • 第三章 “起承转合”结构内外形式规范的元杂剧剧本探析33-42
  • 第一节 规范型剧本的全剧结构分析举隅33-36
  • 第二节 规范型剧本的的局部结构分析举隅36-42
  • 第四章 “起承转合”结构内外形式灵活的元杂剧剧本探析42-50
  • 第一节 内形式灵活的“一本四折”剧本探析42-45
  • 第二节 外形式灵活的非“一本四折”剧本探析45-50
  • 第五章 “起承转合”结构对元杂剧影响之平议50-55
  • 第一节 “起承转合”结构对元杂剧的有利影响50-51
  • 第二节 “起承转合”结构对元杂剧的不利影响51-55
  • 结束语55-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日星;元杂剧“折”的结构功能及其艺术渊源[J];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元杂剧“起承转合”结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8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38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c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