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颜之推地域审美意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1 23:06

  本文关键词:颜之推地域审美意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颜之推的诗歌、《观我生赋》和《颜氏家训》是其一生思想的凝结,也是其地域审美意识的体现。颜之推前期生活在南朝梁代受飘逸之风的影响,诗歌有一种潇洒不羁的韵味,但这只是一个阶段的影响,根植于颜之推思想深处的儒家传统思想始终是颜之推思想行为的准绳。颜之推成年以后生活在北朝,晚年时期回顾自己飘零一生,想要报效朝廷、重振家业而遭遇重重磨难。颜之推间关南北又身仕多朝,其诗赋和《颜氏家训》中体现了南北地域在审美意识上的诸多差异,更反映了颜之推独特的地域审美意识。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颜之推地域审美意识进行研究。第一章分析颜之推地域审美意识的形成因素。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影响人的现实生存的社会环境是形成其地域审美意识的重要因素。第二章从诗歌看颜之推的地域审美意识。颜之推的诗歌是其前后期审美意识变化具有代表性的体现。颜氏家族世代修习儒家学说,颜之推思想意识中儒家思想的地位坚不可摧,因此其前期诗歌虽偶染南朝华美的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受正统的儒家思想影响,其诗歌并没有受主流影响走上娱乐、轻艳的道路。颜之推前期诗歌的叙事手法和语言风格体现了颜之推典丽的审美特征。后期诗歌由于受到北朝悲怆、尚武的诗风和世风影响,文学创作显得复古而厚重,体现出典正的审美特征,身仕异朝使得颜之推诗歌的语言风格变得委婉。第三章从《观我生赋》看颜之推的地域审美意识。颜之推在《观我生赋》中回忆了一生身世沉浮,感慨于颜氏家族的儒家血脉和传统的儒家思想在今世的地位,以“思鲁”寄托民族情怀;感念南朝梁代先王的厚爱和自由的思想环境,以“愍楚”表达家国意识;悲痛于先进文化的毁灭和对汉人的迫害,以“抗胡”表达对胡人破坏华夏文化的愤懑,体现颜之推思想意识中的华夷之辨。第四章从《颜氏家训》看颜之推的地域审美意识。《颜氏家训》中的诸多篇章涉及南北地域的士族政治、社会风俗和文化风气的审美意识的差异。颜之推对比南北社会思潮和杂艺,提出了使行为符合儒家传统中正之美的行为准则和以文学为本、以杂艺为末,既不要颠倒本末又需广泛学习知识技能的典正之美的美育要求。第五章对比了颜之推与同一时期由南入北的文人庾信和王褒作品的审美意识异同,体现出颜之推经世致用的思想与北朝尚实用风气相契合。颜之推认为文章不仅要利于政治统治,文章也有愉悦身心的审美作用。颜之推的地域审美意识影响下所形成的人物品藻、文体价值判断等方面,不仅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思想,更为南北交流以及后世文学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键词】:颜之推 诗赋 颜氏家训 地域审美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7
  • 1 研究意义10-11
  • 2 研究现状11-16
  • 3 研究方法16-17
  • 1 颜之推地域审美意识的形成因素17-27
  • 1.1 自然地理的影响18-22
  • 1.1.1 自然规定性与审美趣味18-20
  • 1.1.2 地域环境与自然审美意识20-22
  • 1.2 社会因素22-27
  • 1.2.1 支离破碎的现实影响23-24
  • 1.2.2 人地关系和文化中心的转移24-27
  • 2 颜之推诗歌中的地域审美意识27-36
  • 2.1 地域文风影响下的审美意识28-33
  • 2.1.1 典丽且飘逸的哲思28-30
  • 2.1.2 典正而厚重的情怀30-33
  • 2.2 地理词语运用展现的实录精神33-36
  • 3《观我生赋》中的地域审美意识36-47
  • 3.1 思鲁——儒家传承之意38-41
  • 3.2 愍楚——感怀先君之念41-43
  • 3.3 抗胡——华夏民族之魂43-47
  • 4《颜氏家训》中的地域审美意识47-63
  • 4.1 《颜氏家训》的地域审美意识差异47-58
  • 4.1.1“南乐享受,北尚骁勇”的士族政治47-50
  • 4.1.2“南尊文雅,北多豪放”的社会风格50-52
  • 4.1.3“南贵清绮、北重气质”的文化风气52-58
  • 4.2 《颜氏家训》家庭美育思想的地域审美意识58-63
  • 4.2.1 尊孔意识——规范行为的中正之美58-60
  • 4.2.2 博学意识——文本艺末的典正之美60-63
  • 5 颜之推地域审美意识的独特性及历史意义63-65
  • 结语65-67
  • 参考文献67-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巫汉祥;网络时代审美意识的变异[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王海燕;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审美意识[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杨小玲;;浅论审美意识的发展规律特征[J];电影文学;2008年24期

4 艾尔肯·达吾提;;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审美意识[J];黑龙江史志;2009年14期

5 王巍;;法语翻译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0年04期

6 裴东;;先秦审美意识初探[J];现代交际;2010年12期

7 罗杰;;审美意识的元形态:原初审美意识[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8 杨菊芳;;审美意识的时代流变——以建国至今的服饰变化为例[J];大众文艺;2012年01期

9 严蓉;;论审美意识的能动性[J];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03期

10 李致钦;;论审美意识的产生及其特征[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兆武;;审美意识与人物塑造[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石;;中日审美意识传统的相异点及其意义[A];东方丛刊(1992年第1辑 总第一辑)[C];1991年

3 杨玉东;;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编辑的审美意识[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再林;;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评罗坚《先秦审美意识发展史》[A];东方丛刊(2004年第4辑 总第五十辑)[C];2004年

5 王则远;;试谈钟嵘“滋味”说的审美意识[A];东方丛刊(2000第4辑 总第三十四辑)[C];2000年

6 赵宋光;;从艺术的本质规律看诗与音乐两者审美意识的共性与特异性[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林子;;华夏美学的源头回溯——评朱志荣《商代审美意识研究》[A];东方丛刊(2004年第2辑 总第四十八辑)[C];2004年

8 魏宏灿;;论魏晋科技研究的实证精神对文人审美意识觉悟的感召[A];东方丛刊(1999年第3辑 总第二十九辑)[C];1999年

9 李庆本;;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A];东方丛刊(1993年第2,3辑 总第六辑)[C];1993年

10 马文友;邱丕相;;中国武术审美意识刍议[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蕾蕾;宝宝墙上涂鸦 审美意识萌发[N];保健时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霍文琦;史前审美意识研究:将中国美学史上限前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李素香;时代变化引起审美意识变迁[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4 肖华 作者单位:合肥市琥珀一小;培养学生审美意识[N];安徽日报;2005年

5 李素香;时代变化引起审美意识变迁[N];山西日报;2004年

6 上海 屠友祥;经纬中国审美意识和理论体系[N];社会科学报;2003年

7 端木琼;一扇透视音乐文化的窗口[N];云南日报;2001年

8 屠友祥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审美意识与美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李一安;强化图书编辑的审美意识[N];人民日报;2000年

10 菏泽学院美术系 刘颖;置根于生活的华丽外表[N];菏泽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东阳;中国审美意识之心理考古[D];吉林大学;2012年

2 山内祈信;活用自然之审美意识—中日山水为主题的造型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

3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陈立群;先秦天人观念的变迁与审美意识的酝酿[D];复旦大学;2003年

5 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6 赵之昂;肤觉经验与审美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军;审美意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罗杰;审美意识结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潘天波;审美意识语言分析:基于内符号形态[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胡洁娜;仡佬族审美意识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5 陶盈霏;原研哉作品中的本土化审美意识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6 李慧;颜之推地域审美意识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7 于勇;管窥中日悲剧审美意识的异同[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胡玲婷;试论审美意识的异化经验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孙文娇;儿童审美意识建构的引导[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韩杰;对韩国独特的审美意识—(?)(Mǒt)的浅析[D];延边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颜之推地域审美意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2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42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c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