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吴吴山及其三妇戏曲评点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8 13:15

  本文关键词:吴吴山及其三妇戏曲评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吴吴山是清初著名学者,他对词学、古文、戏曲理论都有涉猎,成绩斐然,可惜的是,他的词集已经散佚,古文也难以找寻。他与戏曲大师洪异感情深厚,交往密切。吴吴山为洪异的戏曲作品作评,评点过《闹高唐》、《孝节坊》、《长生殿》等剧目,目前仅《长生殿》留存于世。吴吴山的三位夫人也参与到戏曲评点工作中,吴吴山及其三妇一起完成了《牡丹亭》的评点与刊刻。《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问世之后,又出现了《吴吴山三妇合评西厢记》,此书的存在疑点颇多,是假托吴吴山三妇之名而伪造的。在中国戏曲史上,像吴吴山及其三妇这样,以一个家庭为单位,丈夫和其先后三任妻子集体参与戏曲评点,而且涉及到《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三部著名作品,丈夫和妻子的评点互相渗透,互相影响,这种现象十分罕见,也非常具有研究价值。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他们为何选择《牡丹亭》、《长生殿》作为评点对象?他们有没有评点过《西厢记》?在戏曲名著评点的过程中,他们透露出何种戏曲观念?……这些问题均值得深入探究。本文通过分析吴吴山及其三妇的戏曲评点,总结其戏曲理论的特色。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概述吴吴山及其三妇生平,以及他们进行戏曲评点的过程;第二章研究吴吴山评点《长生殿》,从写作手法的总结、戏曲的审美倾向和人物评点的特色三个方面分析吴吴山的戏曲观;第三章研究吴吴山及其三妇评点《牡丹亭》,从他们对于情的阐释、情与理的冲突调和的评论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将吴吴山与三妇的评点特点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对他们的戏曲理论的研究。第四章对《吴吴山三妇合评西厢记》进行辨伪。
【关键词】:吴吴山 吴吴山三妇 戏曲评点 《长生殿》 《牡丹亭》 《西厢记》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37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8
  • 第一章 吴吴山及其三妇戏曲评点概要8-11
  • 第—节 吴吴山生平及其评点《长生殿》过程概述8-9
  • 第二节 吴吴山及其三妇评点《牡丹亭》过程概况9-11
  • 第二章 吴吴山评点《长生殿》研究11-23
  • 第—节 写作手法的总结11-15
  • 一、史家笔法,细节生动11-13
  • 二、侧笔衬写,虚处传神13-14
  • 三、曲折写出,文情荡漾14-15
  • 第二节 文人化的审美情趣15-19
  • 一、雅致隽永15-17
  • (一) 揭示人物语言雅隽得体15-16
  • (二) 戏曲评点文辞雅隽16
  • (三) 追求剧作主旨的雅正16-17
  • 二、自然天成17-19
  • 第三节 鞭辟入里的人物分析19-23
  • 一、人物的个性化评点19-21
  • 二、人物的共性解读21-23
  • 第三章 吴吴山及其三妇评点《牡丹亭》研究23-40
  • 第—节 关于儿女情长的评论23-27
  • 一、关于以梦为真23-25
  • 二、关于为画而痴25-26
  • 三、关于死生之理26-27
  • 第二节 情不独儿女27-30
  • 一、对母女之情的评点27-28
  • 二、对主仆之情的评点28-29
  • 三、对其他人情的评点29-30
  • 第三节 自然天性与礼教规范30-32
  • 一、对解放天性的认同30-31
  • 二、对礼教的妥协31-32
  • 第四节 吴吴山及其三妇戏曲评点之比较32-40
  • 一、不同的性别视角33-34
  • 二、对借鉴古法的相似评论34-37
  • 三、对章法结构的相似评点37-38
  • 四、不同的感情色彩38-40
  • 第四章 《吴吴山三妇合评<西厢记>》辨伪40-44
  • 第一节 《吴吴山三妇合评<西厢记>》版本描述40
  • 第二节 《吴吴山三妇合评<西厢记>》伪托之证据40-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6
  • 附录46-48
  • 致谢48-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9-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永健;吴吴山《还魂记或问十七条》评注[J];抚州师专学报;198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允;吴吴山及其三妇戏曲评点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吴吴山及其三妇戏曲评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9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59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0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