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从柳青到路遥:当代小说中农民形象的流变

发布时间:2017-06-20 09:07

  本文关键词:从柳青到路遥:当代小说中农民形象的流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代小说中农民形象的流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选取从柳青到路遥这一共处的历史时期,考察农民形象的变迁,以此来窥探时代的变化,农民精神面貌的改观,以及对当下农民研究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基本内容包括绪论、正文四个章节及结束语,共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从柳青到路遥:当代小说中农民形象的流变”这一内容在国内外研究状况、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特色等。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于柳青和路遥作品中所体现的农民形象的个案研究,而把两者结合考察,梳理彼此之间关联的论文则相对较少,且不成体系。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出突破,对柳青与路遥作品中的农民形象的流变进行系统的整理,以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独特价值。第一章概括介绍两代作家农民形象建构的历史语境,主要从外在的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阐释两代作家之间的关联。从时间进程上看,柳青的作品记录了新中国以后农业合作化运动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路遥的作品则以改革开放前后十年间农业合作化的破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为历史背景,两代作家对农民的书写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从空间地域上来看,柳青与路遥作为陕西老乡,都是从黄土地上走出来的“农民作家”,从这个角度来说,两人在“血统上”是颇为亲近的,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且作品都以描写陕北农村为主,陕北民间风情的演绎,更加凸显了两代作家的地域归属性。第二章主要阐述两代作家农民形象书写的内在现实主义视角,柳青的创作理念对路遥产生的影响及后者在此基础上的发展。柳青的现实主义创作热情,执著的创作精神,以及创作“史诗性”作品的艺术追求,都是路遥所敬佩的。柳青的现实主义更多是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引,具有典型的革命现实主义特色;而路遥在继承柳青的现实主义精神同时,更多与时代相联系,创造了一种他自己所遵循的“无榜样意识”的现实主义。第三章是塑造时代变革中的农民形象,通过对两位作家农民形象的分析,可以明显发现柳青和路遥小说中农民形象流变的轨迹,首先是农民从集体生产向个体经营转变,并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实现发家致富;其次,在旧社会不可一世的富农、中农等反动势力,被彻底打倒,而那些保守、落后的贫雇农则成了新社会国家的主人。第三,改革开放之初,出现了高加林、孙少平这样的农村知识青年,他们开始逃离农村,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闯荡,他们奋斗路上的苦辣心酸,是改革初期“社会主义新人”的典型形象。第四章论述农民形象流变的当下意义,对其进行研究,既有利于农民形象的丰富,展现不同时代中农民风貌;也有利于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化,创造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最后是结束语,作家创作出来的众多经典的农民形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对未来农民形象的书写具有重要的启发。
【关键词】:柳青 路遥 农民形象 流变 现实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5
  • 0.1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0.2 研究特色和研究方法12-13
  • 0.3 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13-15
  • 1 两代农民形象建构的历史语境15-22
  • 1.1 时间延续性与当代性15-17
  • 1.2 地域归属性与趋同性17-22
  • 1.2.1 “黄土之子”17-20
  • 1.2.2 民间风情的演绎20-22
  • 2 两代农民形象的现实主义书写22-35
  • 2.1 现实主义的传承22-26
  • 2.1.1 革命现实主义的延伸23-24
  • 2.1.2 “无榜样意识”现实主义的回应24-26
  • 2.2 农民生活的真实再现26-31
  • 2.2.1 “生活是创作的基础”27-29
  • 2.2.2 “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29-31
  • 2.3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31-35
  • 2.3.1 身份特征的符号化31-32
  • 2.3.2 价值理念的多向性32-35
  • 3 时代变革中农民形象的塑造35-49
  • 3.1 从集体劳作到个体经营的时代渐变36-40
  • 3.1.1 从合作化到责任制的政策调整36-38
  • 3.1.2 艰难跋涉的创业先锋38-40
  • 3.2 从“阻碍者”到拥护者的意识觉醒40-44
  • 3.2.1 从反动到进步的曲折改造40-42
  • 3.2.2 从落后到先进的主体成长42-44
  • 3.3 社会主义新人的涌现44-49
  • 3.3.1 “生活在别处”——高加林45-46
  • 3.3.2 “远行的梦”——孙少平46-49
  • 4 农民形象研究的当下意义49-54
  • 4.1 农民题材小说的丰富49-51
  • 4.2 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化51-54
  • 结束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郜大军;;想起路遥[J];教育与职业;2003年24期

2 王卫平,栗丹;论路遥小说的苦难主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高建群;;路遥写两部大作的一些情况[J];文学教育(下);2007年12期

4 成丽丽;侯业智;;路遥逝世十五周年“全国路遥学术研讨会”综述[J];小说评论;2008年04期

5 徐继英;;论路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9期

6 詹歆睿;;论大众传媒对路遥小说的传播[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詹歆睿;;从读者的阅读与接受看“路遥现象”的存在[J];商洛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刘凤芹;;以接受美学探析路遥小说魅力之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詹歆睿;;“路遥现象”形成原因解读[J];名作欣赏;2010年21期

10 蒋少轩;肇奇松;;路遥作品浅析[J];今日科苑;2010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帆;;《路遥知马力》与民间交友观[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8——辽海讲坛·第六辑(民俗卷)[C];2010年

2 莫怀戚;;写作必须让我愉快[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0.5)[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芳闻;社会各界援助路遥家人[N];文艺报;2007年

2 石志勇;陕西作协发倡议救助路遥家人[N];西部时报;2007年

3 陈亮;路遥:在城与乡的明灭之间守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申沛昌;路遥:一个令陕北人感到无限荣耀的作家[N];延安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马媛媛;清涧县征集路遥纪念馆陈列物品[N];榆林日报;2010年

6 杨杰;面对困难 她选择自强不息[N];开封日报;2007年

7 冯东旭;榆林采取措施解决路遥亲属家庭困难[N];陕西日报;2007年

8 李建军;人们为什么怀念路遥[N];文艺报;2007年

9 石志勇;陕西作协和媒体倡议:救助路遥家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春生 杨旭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N];延安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自强;论路遥小说中的苦难意识[D];河南大学;2008年

2 于丽萍;“路遥现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3 王搏;路遥笔下的女性形象塑造[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年

4 蒋晓丹;路遥的《人生》英译实践报告[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勤余;路遥与俄苏文学中的“乡村—城市”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赵立付;从柳青到路遥:当代小说中农民形象的流变[D];辽宁大学;2016年

7 焦碧辉;纪录片《路遥》口译实践报告[D];辽宁大学;2016年

8 刘蕾;论路遥小说中的意象符号和关键词[D];青岛大学;2009年

9 余雪霁;欲望书写:路遥作品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黄梅学;路遥小说的精神分析[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从柳青到路遥:当代小说中农民形象的流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5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65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7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