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广州珠江新城高层办公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2 19:39

  本文关键词:广州珠江新城高层办公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南理工大学》 2012年

广州珠江新城高层办公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策略研究

冯彩霞  

【摘要】:高层办公建筑室外环境设计是城市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地价的逐步提高,高层办公建筑的高度也不断攀高,其功能也趋向多元化,从单纯的办公场所转变为城市形象的代表,城市天际线的主要营造者,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办公建筑室外环境成为了城市景观的重要节点,是人们工作娱乐的重要场所。高层办公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的重要性也逐步的突显,因此对这类型的室外环境设计进行总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在研究生阶段对这类型的景观实践项目参与较多,对此也有诸多的疑问与想法,希望对此进行总结,为相同类型的项目做出指引性的设计导则。 本文通过对广州珠江新城商务办公区高层办公建筑室外环境设计进行调研,梳理与总结这类型的景观要素常见设计方法。为了使得结论更具真实性,增加了对上海陆家嘴、南京新街口、深圳市民中心等城市同类型的高层办公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的调研,对总结的设计方法进行补充与例证。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从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的角度总结了其室外环境设计的发展概况及类型,同时结合我国高层办公建筑发展现状,总结高层办公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的特点,并指出了我国高层办公建筑室外环境设计发展现存的问题。 第三部分,从宏观层面,基于规划的角度,阐述了政策、城市设计导则以及交通结构等方面对广州珠江新城高层办公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的影响。同时总结出珠江新城实施现状与规划的异同点。 第四部分,从微观层面,基于对珠江新城商务办公区及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的高层办公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的实地调研,从总体场地构图布局设计、空间场地界面联系设计、场地重要景观处理设计、场地植物空间造景设计等四大方面对高层办公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的设计手法进行总结。 第五部分,从问卷调查的角度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高层办公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的设计原则,同时通过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利通大厦、汇美大厦等实例,加深对结论的例证。最后,基于这类型的设计共同点,尝试探讨一个简洁有效的方案设计辅助软件,得出初步的设计方案,以便更好地激发设计灵感,缩短设计的周期。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98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梁静,梅洪元;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景观关联[J];低温建筑技术;2004年05期

2 易宁;;办公建筑外部环境设计问题探析[J];技术与市场;2009年03期

3 任磊;;现代办公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的设计趋向[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石谦飞;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形态构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陶亮,朱喜钢;高层建筑景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5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婷婷;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高端界面空间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清青;广州花城广场规划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易芹;高层建筑外部竖空间设计初探[D];湖南大学;2004年

4 丁红霞;办公建筑外部环境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5 任磊;办公建筑室内外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初探[D];东南大学;2005年

6 陈琦;现代集群化高层公建的整体化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张睿;办公建筑交往空间设计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李颖璇;办公建筑外环境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亢小芳;办公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特色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金哲潮;城市办公建筑景观规划设计的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煜;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是建筑规划设计的根本原则[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2 袁犁;;古羌寨遗址建筑群布局与建筑特征探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3 张先玲;;我国现代高校校园规划总体布局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4 杨子江;;利用环境绿化措施改善夏热冬冷地区小城镇住宅室内热环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5 唐红;朱海平;;小建筑需精心打造——公共厕所设计钩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5期

6 张进;;商住楼设计刍议[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7 蔡金娥;张鲲;;藏传佛教建筑群空间形态特征与地域性文化重构初探——以青海省塔尔寺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8 张一敢;对建筑设计中美学原理的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9 夏季芳,凤元利;独立式住宅的造型艺术[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周庆华,姜长征;“大学城”建设的冷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昊;唐悦兴;杨思佳;;结构力学与建筑设计的对立统一[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余文婷;彭尽晖;邱波;;城市植物配置的景观生态效益研究进展[A];园艺学文集5[C];2010年

3 赵霜;岳桦;李青;;哈尔滨群力新区雨阳公园湿地植物配置相关问题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4 王琪;于晓南;;我国古代观叶植物文化探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5 陈菁珏;吴昀;郑日如;常乐;夏宜平;;浙江省宿根花卉种质资源数据库开发研制[A];中国球根花卉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6 吴庆洲;;象天法地法人法自然——中国传统建筑意匠发微[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7 姜思华;柳肃;;湖南通道侗族民居入口空间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8 范振海;王磊;;植物园专类园植物群落景观多样性调查研究——以黑龙江植物园春园为例[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9 张晓林;;故土的追忆 时尚的生活——昌平区回龙观西城区旧城保护定向安置房项目种植实践[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10 朱利;;汉石桥湿地生态景观建设——以藕塘区域改造为例[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倪文岩;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李冠衡;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角度探讨植物造景艺术[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侯碧清;株洲市城市植物造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6 闫晓云;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结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红兵;农民动迁安置住区绿化环境重构[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彭历;北京城市遗址公园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翁玉玟;中国古建园林的保护管理[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张建林;重庆主城区山地公园植物群落特征与景观设计[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和平;论江南园林中的梅景[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敏;武汉市武昌地区道路绿地配置及景观效果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何小芳;植物园水生植物区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俊岩;武汉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吴鹏;城市公园改造中文化的延续[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王西武;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宋娜;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王梦洁;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曾誉;长沙市垂直绿化植物选择与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10 韩悦;城市道路景观整治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秋林;李俊民;;关于构筑办公区绿色景观空间的探讨——以深圳市宝安区区委区政府大院绿化改造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1期

2 叶立梅;北京经济活动区位演变趋势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3 付军,张维妮,王燕;从城市意象角度探讨高科技园区景观环境设计[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俞孔坚,黄国平;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战略与生态规划——以广东省南海信息产业园为案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3期

5 谷凯;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的研究框架[J];城市规划;2001年12期

6 傅云新;城市形象的综合评价——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问题;1998年05期

7 何流,崔功豪;南京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与机制[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6期

8 袁奇峰;21世纪广州市中心商务区(GCBD21)探索[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4期

9 姚士谋,顾朝林,Kamwing Cheng;南京大都市空间演化与地域结构发展策略[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3期

10 张京祥,崔功豪,朱喜钢;大都市空间集散的景观、机制与规律——南京大都市的实证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覃力;日本高层建筑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隽;办公建筑中的第三空间——休憩交往空间[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2 霍明凯;试探高层建筑近地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3 罗通;办公建筑的人文关怀[D];天津大学;2004年

4 丁红霞;办公建筑外部环境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5 张文辉;城市形态的景观建构[D];东南大学;2004年

6 朱元友;建筑创作中材料的表现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黄昱;高科技园区功能结构及其空间形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张军民;现代城市广场规划与设计[D];天津大学;2005年

9 蔡瑜;中国当代建筑集群设计现象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吕晶;可持续性建筑的环境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秋贵;;居室环保:醉人的笑容有没有[J];四川建材;1997年01期

2 王玫,李强;理性与情感 继承与创造──对旧城居住区改造环境设计的探讨[J];四川建筑;1999年01期

3 刘凡儒,陈红梅;技术与情感的共生——图书馆环境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11期

4 邱泉生;;试论居住小区的环境设计[J];科技资讯;2006年12期

5 ;虎之门Towers办公楼环境设计[J];风景园林;2008年03期

6 汲晓辉;丁根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环境设计融合探析[J];山西建筑;2008年36期

7 史洪;;环境行为和环境设计关系浅析[J];山西建筑;2009年34期

8 赵君洋;;小城镇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问题与对策[J];才智;2010年10期

9 陶宁;;装饰织物在住宅空间环境中的作用[J];住宅科技;2010年04期

10 刘秀敏;城市居住小区环境设计之我见[J];建筑知识;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斌;赵艳华;;因地设景 质朴自然——某基地环境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2 辛洪云;杜新胜;;浅谈高校住宅小区环境设计[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3 王鸿雁;辛鑫;;新时代住宅与环境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4 赵庆楠;李婧;;建筑阴影区空间环境设计初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喜霞;朱魁英;;住宅小区环境设计的新理念[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6 丁毅;;论城市中文化广场环境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7 李新霞;;中小城市住宅小区规划结构与环境设计浅谈[A];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叶美秀;;台湾休闲农业之环境设计发展[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叶美秀;;台湾休闲农业之环境设计发展[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2年

10 路晓东;祝培生;;高档住区声环境设计浅析[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铁铮;[N];科技日报;2005年

2 王钟斋;[N];中国花卉报;2004年

3 段廷峰(作者单位:河南省郸城县建委);[N];中华建筑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郭泽莉;[N];中国花卉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张守敏;[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6 刘凯敏;[N];建筑时报;2006年

7 李晓敏;[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8 任东良;[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9 高淼;[N];中国建设报;2004年

1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南小学 史海波;[N];美术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研究——规划·景观·建筑[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师卫华;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的当前我国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孔键;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贾中;医院建筑生态文化理论及设计创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徐从淮;行为空间论[D];天津大学;2005年

6 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7 王舒扬;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马静;郑州市增进交往的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华德;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医院病房环境研究与设计[D];南昌大学;2005年

2 高飞;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3 杨程方;现代综合医院建筑环境设计探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4 熊莹;南方地区建筑屋顶的环境艺术设计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王植芳;现代医院康复性园林环境设计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6 谷涛;张谷英大屋[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伦琳琳;居住区环境设计中文化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8 徐奕;高等学校交往空间及其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9 钟力力;社区组团中外部公共空间环境分析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10 张洵;城市住宅小区公共空间环境调查与分析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广州珠江新城高层办公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9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49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e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