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诸城琴派的文化生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3 02:07

  本文关键词:诸城琴派的文化生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诸城琴派作为我国重要的古琴流派之一,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在“虞山派”的王既甫和源于“金陵派”的王冷泉的传授背景下融合演变而来。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承载了当地深邃而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思想观念,同时,也包含了琴人个体的审美追求以及独特的个性特征。在两者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诸城琴派形成了自己的演奏形式和艺术风格。本文以诸城琴派为研究对象,借用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视角,从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两个方面解释琴派所处的地域文化生态与琴派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究诸城琴派艺术特征形成的人文因素;并对当前诸城琴派进行实地考察,从而为其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与传承给予思考和启示。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诸城琴派的历史进行梳理与述要;第二章,探究诸城琴派生存的文化机制,主要对20世纪上半叶琴派发展的鼎盛时期作着重研究,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两方面研究地域文化对琴派的影响;第三章,对琴派的风格及形态构成的文化成因进行探析。第四章,对琴派现状进行调研与考察,包括琴派的再度崛起,以及对琴人、琴事的调查,分析琴派发展的现实文化生态环境。文章的结语部分,指出诸城琴派的发展与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有着必然性联系,对琴派的发展历程、艺术风格、生存现状的文化成因进行了再度阐释与探讨,并对琴派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诸城琴派 文化生态 艺术特征 现状调查 传承与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32.3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3
  • 一、研究缘起9-10
  • 二、研究现状10-11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1-13
  • 第一章 诸城琴派历史述要13-32
  • 第一节 诸城琴派的形成及发展13-20
  • 一、诸城琴派由来15-17
  • 二、诸城琴派历史分期17-20
  • 第二节 诸城琴派的传承及相关琴谱20-28
  • 一、琴人群体20-24
  • 二、相关琴谱24-28
  • 第三节 诸城琴派在古琴界的地位与影响28-32
  • 一、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28-29
  • 二、古琴入高校教学之先驱29-30
  • 三、规范琴曲节拍30-32
  • 第二章 诸城琴派生存的文化生态机制32-52
  • 第一节 山东地区自然生态环境32-37
  • 一、诸城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琴派的影响33-35
  • 二、济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琴派的影响35-37
  • 第二节 山东地区政治、经济环境37-43
  • 一、政治因素对近代诸城派古琴的影响37-40
  • 二、山东地区的经济简况40-43
  • 第三节 山东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43-47
  • 一、传统学术思想氛围对诸城琴派的影响43-45
  • 二、艺术文化氛围对诸城琴派的影响45-47
  • 第四 节山东地区的古琴文化47-52
  • 一、当地古琴文化传统47-49
  • 二、崂山道教古琴音乐对诸城琴派的影响49-52
  • 第三章 诸城琴派的艺术特征及文化成因52-67
  • 第一节 诸城琴派形态构成及其文化成因52-58
  • 一、诸城派古琴曲旋律特征52-55
  • 二、节奏、节拍特征55-58
  • 第二节 诸城琴派风格形成及其文化成因58-67
  • 一、散见于文献资料中诸城派琴风描述及分析58-61
  • 二、诸城琴派琴乐风格及文化成因61-63
  • 三、诸城派常用琴曲题材中的文化意蕴63-67
  • 第四章 诸城琴派的现实文化生态67-89
  • 第一节 诸城琴派在当代的再度辉煌68-74
  • 一、新中国成立后诸城琴派的恢复68-72
  • 二、改革开放后诸城琴派的再度崛起72-74
  • 第二节 诸城琴派传承现状调查74-83
  • 一、济南地区诸城琴派传承75-79
  • 二、诸城地区诸城琴派传承79-82
  • 三、其他地区诸城琴派传承82-83
  • 第三节 诸城琴派当前文化生态研究83-89
  • 一、诸城琴派的现实文化生态83-86
  • 二、诸城琴派当前生存发展分析评价86-89
  • 结语89-91
  • 参考文献91-94
  • 致谢94-96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96-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建军;古琴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J];乐器;2001年12期

2 田步高;浅谈古琴的普及与改良[J];乐器;2002年02期

3 冯光钰;让蜀派古琴的“流水”长流不息——在“蜀派古琴大师喻绍泽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致词[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赵凤兰;;莫让古琴成“绝响”[J];云岭歌声;2003年04期

5 梅日强;论弹奏古琴的修养(一)[J];乐器;2004年01期

6 彭毅;古琴艺术——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J];档案与建设;2004年06期

7 王今;试论古琴艺术的继承和发展[J];齐鲁艺苑;2004年02期

8 李祥霆;古琴艺术应该成为每个中国人的基础知识之一[J];人民音乐;2004年04期

9 龚一;古琴比赛及其社会化发展[J];人民音乐;2005年06期

10 刘文金;推动古琴艺术的健康发展[J];人民音乐;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钊;;中国古琴艺术传统的传承、保护与创新[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谢东笑;;习弹古琴——现代都市人的修身养性之道[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琴艺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古琴:孤芳已难自赏[N];中国质量报;2003年

3 ;关于古琴艺术的两个故事[N];浙江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王嘉;白天敲键盘 夜晚弹古琴[N];成都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臻青;古琴艺术为何在连觅得众多知音[N];辽宁日报;2007年

6 张蕾;古琴申遗成功 学琴热度升温[N];音乐周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袁柳 (源流);古琴在无锡的“热”与“冷”[N];无锡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婷;古琴也时尚[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张婷;古琴可高贵,但不可昂贵[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马子雷;北京高校古琴社团生存状态调查[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张斌;宋代的古琴文化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6年

3 李松兰;穿越时空的古琴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司冰琳;中国古代琴僧及其琴学贡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鹏飞;七弦斋古琴艺术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2 田青;徐州古琴艺术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3 卢梦晨;诗意化的古琴,琴韵化的诗[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4 马继超;古琴声音的数字化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5 杨丽琦;“新古琴双行谱”中的视觉传达设计[D];北京印刷学院;2016年

6 张映雪;基于增强现实的交互式古琴学习辅助系统[D];清华大学;2015年

7 高霁;论古琴打谱艺术中的个性色彩[D];天津音乐学院;2016年

8 程语絮;魏晋南北朝琴诗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9 周晓超;诸城琴派的文化生态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6年

10 朱丽娟;古谱《张鞠田琴谱》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6年


  本文关键词:诸城琴派的文化生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83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3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