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基于环境共生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探析

发布时间:2017-04-04 10:14

  本文关键词:基于环境共生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市河道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兴盛、衰落、复兴的发展历程。在城市化快速进程当中,沦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河道藏污纳垢,污染严重,一度成为城市所规避的角落。如今,在全球倡导的生态建设理念下,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建设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修复城市河道生态、改善河道景观,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可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总结城市河道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河道景观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并基于环境共生思想,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分析研究,从城市与自然共荣共生的角度出发,提出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和修复的相关理念和措施,并结合实际案例的解析进一步加以说明,最后总结提出“生长式”发展和“渗透”影响的生态型城市河道规划理念,为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城市河道 生态修复 环境共生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0
  • 1.1 研究背景8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8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8-10
  • 1.3.1 研究内容8-9
  • 1.3.2 研究方法9-10
  • 2 城市与河流10-14
  • 2.1 城市的起源10
  • 2.2 城市河道与河道景观10-14
  • 2.2.1 城市河道的概念10
  • 2.2.2 城市河道的功能10-14
  • 2.2.2.1 防洪及水利运输功能11
  • 2.2.2.2 景观功能11-12
  • 2.2.2.3 生态功能12
  • 2.2.2.4 休闲游憩功能12-14
  • 3 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河道的影响14-18
  • 3.1 自然到人工——自然河道的城市化发展14-16
  • 3.1.1 河流曲线的城市化——截弯取直14
  • 3.1.2 驳岸形态的城市化——渠化护岸14-15
  • 3.1.3 自然生态的城市化——生态循环断裂15-16
  • 3.2 城市河道景观格局的碎片化16
  • 3.3 人文历史传承的隔断16-18
  • 4 “环境共生”视角下的城市河道生态景观18-23
  • 4.1 “环境共生”基本理念的提出18-20
  • 4.1.1 生物学范畴的“共生”思想18
  • 4.1.2 城市设计中的“共生”思想18-19
  • 4.1.3 “共生”与“天人合一19-20
  • 4.1.4 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共生”思想20
  • 4.2 “环境共生”视角下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20-21
  • 4.3 “环境共生”思想对城市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的意义21-23
  • 5 回归自然——基于共生思想的城市河道生态修复23-27
  • 5.1 国内外关于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问题的研究23-24
  • 5.1.1 国外河道生态修复研究现状23-24
  • 5.1.2 国内河道生态修复研究现状24
  • 5.2 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措施24-27
  • 5.2.1 消除固有边界,恢复自然曲线24-25
  • 5.2.2 消除渠化驳岸,建立生态护岸25
  • 5.2.3 消除碎片化景观格局,建立城市河道绿地网络体系25-27
  • 6 案例研究27-33
  • 6.1 韩国清溪川生态景观改造27-28
  • 6.1.1 概况27
  • 6.1.2 发展历史27
  • 6.1.3 河道整治27-28
  • 6.1.4 成果启示28
  • 6.2 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公园河道景观生态改造28-29
  • 6.2.1 概况28
  • 6.2.2 发展建设28-29
  • 6.2.3 成果启示29
  • 6.3 斯坦福市弥尔河公园(Mill River Park)和绿色廊道设计29-30
  • 6.3.1 概况和发展历程29
  • 6.3.2 生态修复与建设29-30
  • 6.3.3 成果启示30
  • 6.4 宁波鄞州中心区河道改造30-31
  • 6.4.1 概况30
  • 6.4.2 工程改造30-31
  • 6.4.3 启示31
  • 6.5 合肥环城公园生态景观建设改造31-33
  • 6.5.1 概况31
  • 6.5.2 建设改造31-32
  • 6.5.3 案例启示32-33
  • 7 研究结语33-35
  • 7.1 研究总结33
  • 7.2 研究展望33-35
  • 7.2.1 “生长式”发展和“渗透”影响的城市河道生态建设33
  • 7.2.2 环境共生的城市河道景观建设33-35
  • 8 无为县环城河景观规划设计说明35-43
  • 8.1 项目背景35
  • 8.2 项目分析35-36
  • 8.2.1 项目区位35
  • 8.2.2 周边交通条件35
  • 8.2.3 周边环境35-36
  • 8.2.4 场地环境分析36
  • 8.3 项目定位和规划策略36-38
  • 8.3.1 项目定位36-37
  • 8.3.2 规划策略37
  • 8.3.3 规划理念37
  • 8.3.4 规划愿景37-38
  • 8.4 规划设计说明38-40
  • 8.4.1 景观结构解读38-40
  • 8.5 专项设计说明40-43
  • 8.5.1 驳岸生态改造措施40
  • 8.5.2 植物种植规划40-41
  • 8.5.3 植物净水系统41
  • 8.5.4 交通系统41-42
  • 8.5.5 公共服务设施系统42-43
  • 参考文献43-44
  • 个人简介44-45
  • 导师简介45-46
  • 致谢46-47
  • 毕业设计图纸目录47-48
  • 附件48-11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云清;范逸峰;;城市河道生态建设与治理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年01期

2 吕国明;;谈城市河道的作用及治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1期

3 徐雄峰;张艺才;;关于深圳城市河道管养的设计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年10期

4 魏小彬;张强;;浅谈城市河道的综合治理[J];城市建筑;2012年11期

5 刘玫;北京市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技术的研究[J];海河水利;2003年06期

6 黎荣,赵新华,从月宾,胡群,高艳;城市河道环保疏浚的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05期

7 毛正平;;重视对城市河道景观的改造和利用[J];上海建设科技;2005年06期

8 王其楼;;浅议城市河道可持续发展[J];上海水务;2005年02期

9 乔起峰;;城市河道的综合治理[J];山西建筑;2006年06期

10 黄圣平;蔡晨;;泰州市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思路[J];江苏水利;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鹤;;对城市河道可持续发展趋势的认识[A];城市防洪专题研讨论文集[C];2001年

2 卫力;;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以呈贡洛龙河景观工程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园林规划)[C];2012年

3 陈兴茹;王东胜;;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方法与实例应用[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4 王洪斌;;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A];第二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蔡永立;张浪;;上海城市河道绿化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6 李静;战美;宋巧玲;;浅谈城市河道生态治理[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年

7 薛文政;钱德琳;;结合清河整治试论城市水利的特点[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徐荣华;;丽水市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用水增水调水研究[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第3辑)[C];2005年

9 戴玉凯;王艳颖;;江苏省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对策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10 郝朝德;;谈城市河流的开发利用和保护[A];2006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年会资料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纯友;省城整治城市河道[N];安徽日报;2004年

2 刘晓;把城市河道沿线建成优美景观带[N];南京日报;2007年

3 ;杭州市城市河道保护管理办法[N];杭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朱宇;保护和改善城市水环境 确保城市河道功能完好[N];宁波日报;2010年

5 ;宁波市市区城市河道管理办法[N];宁波日报;2010年

6 曹爱方 刘拥军 胡廷蕾;城市河道进入依法管理新阶段[N];宁波日报;2010年

7 记者 徐墉;以“改善水质”为核心打造精品城市河道[N];杭州日报;2011年

8 桑景拴;城市河道绿化植物选择原则及种类[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9 苏建龙 深圳中节能环保有限公司;城市河道完全可以改变[N];中国环境报;2014年

10 顾巍钟;城市河道不能一填了之[N];中华建筑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珂;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城市河道频谱特征与信息提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张澎涛;城市河道桥型系列规划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谢祥财;北京城市河道景观改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慧;地域特色下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薄飞;水位变动下聊城城区徒骇河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3 叶阳帆;城市河道养护管理现状、问题及改进路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姚佩佩;城市河道硬质景观生态改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肖文魁;城市河道集市改造生态化取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张萌;寒地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7 张龙;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改造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5年

8 邱彪;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9 崔天娇;基于环境共生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10 马子鹏;高原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环境共生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85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4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