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彝族“支嘎阿鲁”史诗诞生母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9 08:48

  本文关键词:彝族“支嘎阿鲁”史诗诞生母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彝族人民最崇敬的民族英雄,“支嘎阿鲁”在纵向时间序列和横向空间序列的双重洗礼下,已然成为社会变迁与文化涵化的统一体,历史发展与民俗坚守的统一体,艺术指向与人性构建的统一体,已然成为一位由人性走向神性的彝族神奇英雄。“支嘎阿鲁”是彝族依据自己的思想意识和审美特征在已有史实的基础上神化而来的,是对自己历史文化发展状况、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反映,是集体的艺术结晶,具有独特的魅力,被彝族世代传承和发展。研究“支嘎阿鲁”是了解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的一把钥匙。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以母题理论为支撑,对“支嘎阿鲁”诞生母题和亚型提出了若干假设,并对英雄诞生情节进行深入分析。文章首置绪论,中置本论,尾置结论,本论共四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并进行了评述,界定了相关概念,理顺了研究方法、思路及框架,提出了创新处与不足。第二章是“支嘎阿鲁”诞生母题母题链的梳理和分类。以已有31个异文为数据源,逐一梳理其母题链,并归纳出母题核心结构,认为“支嘎阿鲁”诞生母题分为特异怀孕母题、英雄特异诞生母题、弃子母题、英雄神速生长母题。并对“支嘎阿鲁”母题进行文化溯源,认为“支嘎阿鲁”诞生母题缘于原始“图腾”崇拜、动植物崇拜。第三章是“支嘎阿鲁”诞生母题亚型的构拟。强调其亚型发展的规律性趋势为感生型、神造人型,且每一类型下面可再分为不同的次类型。第四章是“支嘎阿鲁”诞生母题的流传演变研究。通过支嘎阿鲁身世和受孕方式、奇特的出生、“弃子母题”、哺育支嘎阿鲁的物及其衣、食与各民族神话史诗及其在云南、四川、贵州不同地区流传情况进行比较,认为“支嘎阿鲁”诞生母题与各民族神话史诗诞生母题有相似之处,也有自己的特点;不同地区的“支嘎阿鲁”诞生母题共通性与独特性同时存在,且空间上流传和时间上的演变总是相辅相成的。第五章是“支嘎阿鲁”诞生母题与彝族文化的探讨。认为彝族的婚姻习俗和宗教文化对“支嘎阿鲁”诞生母题产生了重要影响,且“支嘎阿鲁”诞生母题上升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反过来影响着后世民族文学与民族艺术的创作。文章最后认为,通过对“支嘎阿鲁”诞生母题的情节分析,对其诞生母题进行分类,进而构拟出诞生母题和亚型,并探讨了“支嘎阿鲁”诞生母题的演变,分析了“支嘎阿鲁”诞生母题与彝族文化的相互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是值得学界关注的一个议题。
【关键词】:“支嘎阿鲁” 诞生母题 演变 互动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34
  • 1.1 缘起与意义10-13
  • 1.1.1 缘起10-12
  • 1.1.2 意义12-13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13-21
  • 1.2.1 关于“支嘎阿鲁”史诗的相关研究13-17
  • 1.2.2 关于“支嘎阿鲁”史诗母题的相关研究17-21
  • 1.3 概念界定21-32
  • 1.3.1“支嘎阿鲁”的概念界定21-25
  • 1.3.2 诞生母题类型及其分类25-32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目的32-33
  • 1.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33-34
  • 第二章 “支嘎阿鲁”及其诞生母题34-52
  • 2.1 川、滇、黔“支嘎阿鲁”文本主要类型34-41
  • 2.1.1 动植物抚养型34-36
  • 2.1.2 感水而生型36-37
  • 2.1.3 异常孕期孕育型37-41
  • 2.2 “支嘎阿鲁”诞生母题及其分类41-52
  • 2.2.1 “支嘎阿鲁”诞生母题41-44
  • 2.2.2 “支嘎阿鲁”诞生母题分类44-45
  • 2.2.3 “支嘎阿鲁”诞生母题文化溯源45-52
  • 第三章 “支嘎阿鲁”诞生母题亚型52-61
  • 3.1 “支嘎阿鲁”诞生母题感生亚型52-55
  • 3.1.1 感鹰而生52-54
  • 3.1.2 感水而生54-55
  • 3.2 “支嘎阿鲁”诞生母题神造亚型55-61
  • 3.2.1 男神与女神共造人型55-58
  • 3.2.2 女神与男人共造人型58-59
  • 3.2.3 男神与女人共造人型59-61
  • 第四章 “支嘎阿鲁”诞生母题的演变61-74
  • 4.1 支嘎阿鲁身世及受孕方式演变61-64
  • 4.1.1 从不知其父到能见其父61-62
  • 4.1.2 从感生受孕到自然受孕62-64
  • 4.2 英雄特异出生的演变64-67
  • 4.2.1 腹中异象65
  • 4.2.2 天生异象65-66
  • 4.2.3 诞生后异象66-67
  • 4.3 “弃子”母题比较及原因67-70
  • 4.3.1 “弃子”母题之山野—物异型67-68
  • 4.3.2 “弃子”原因多元化68-70
  • 4.4 哺育支嘎阿鲁的物及其衣、食演变70-74
  • 4.4.1 哺育的物及其衣、食70-71
  • 4.4.2 哺育物及其衣、食与动植物崇拜71-74
  • 第五章 彝族文化与“支嘎阿鲁”诞生母题的谐变互动74-84
  • 5.1 彝族婚姻习俗对“支嘎阿鲁”诞生母题的影响74-76
  • 5.1.1 母系氏族排除血亲的群婚习俗74-75
  • 5.1.2 不落夫家习俗75-76
  • 5.1.3 自由结合的婚恋观76
  • 5.2 彝族宗教文化对“支嘎阿鲁”诞生母题的影响76-79
  • 5.2.1 彝族毕摩文化对“支嘎阿鲁”诞生母题的影响77-78
  • 5.2.2 彝族苏尼文化对“支嘎阿鲁”诞生母题的影响78-79
  • 5.3 “支嘎阿鲁”诞生母题对彝族文化的影响79-84
  • 5.3.1 “支嘎阿鲁”诞生母题对后世文学的影响80-82
  • 5.3.2 “支嘎阿鲁”诞生母题对民族艺术的影响82-84
  • 结论84-86
  • 参考文献86-91
  • 致谢91-93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93-94
  • 附录94-109
  • 附录一 云贵川三省“支嘎阿鲁”31部异文94-105
  • 附录二 云贵川三省“支嘎阿鲁”母题链105-107
  • 附录三 “支嘎阿鲁”诞生母题文本辑录107-10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明辉;艺术母题新解[J];美术;1990年09期

2 陈辽;略论中国古小说“母题”[J];明清小说研究;1993年02期

3 李巍;;试论母题在数量上的有限和无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4 何赳立;;“家园”母题下的多重隐喻——《今生今世的证据》主题探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2期

5 万建中;避讳型故事中禁忌母题的文化解读[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王立;中国文学中的主题与母题[J];浙江学刊;2000年04期

7 孙文宪;作为结构形式的母题分析——语言批评方法论之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王晶红;辽宁“狐妻型”故事中的“人触犯禁忌”母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王立;虽受诱惑,义不容情——冯燕母题的深层亚文化伦理结构[J];阴山学刊;2002年02期

10 王立;;“比武斗智”母题与佛经故事[J];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瑜;张政雨;;一地乡愁写诗情——品味《南方北方》中的“还乡”母题[A];新世纪以来散文诗的创作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段友文;;南蛮盗宝型传说母题的文化阐释[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3 王立;;古代小说母题与佛经文学比较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4 王立;刘畅;;《水浒传》侠女复仇与佛经故事母题[A];水浒争鸣(第十二辑)[C];2010年

5 吴思敬;;《边界望乡》评点[A];洛夫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良桂;母题研究的新成果[N];文艺报;2003年

2 朱迪光;文学研究中母题概念的界定[N];文艺报;2005年

3 马扬 林婷;天价“高考母题”热销存隐忧[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徐国栋;“母题”探秘:神奇还是忽悠[N];河北日报;2007年

5 朱迪光;“母题”批评热的冷观察[N];文艺报;2006年

6 刘伟冬;“文革”美术:母题生成与演化的变调新写稿[N];中国艺术报;2009年

7 刘绪源;关于“母题”的一点说明[N];文艺报;2009年

8 胡文彬;小说母题的跨文化溯源[N];人民政协报;2002年

9 王宏伟;地域和民族给予美术家母题支援[N];内蒙古日报(汉);2014年

10 郑永旺;谈《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的几个母题[N];文艺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殷学国;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寒冰;元杂剧与佛教母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罗显勇;论二十世纪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的母题及其文化渊源关系[D];复旦大学;2003年

4 陈建宪;论中国洪水故事圈[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宪昭;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卢f ;两汉“人虎母题”图像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7 崔斯琴;蒙古族动物故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缪哲;汉代艺术中外来母题举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岩;英雄·异化·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莎莎;文学现象上的乱伦母题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2 王莉莉;清代文史中的乞丐报恩母题研究[D];大连大学;2015年

3 阿扎坦·依买尔(Azadem Imer);维吾尔族民间动物故事研究[D];伊犁师范学院;2015年

4 张秋兰;“游”和“游”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白伟;飞天与天使对话[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6 王怡明;德国与中国文学中的“灰姑娘”母题之比较[D];青岛大学;2015年

7 杨琼艳;彝族“支嘎阿鲁”史诗诞生母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8 黄佳丽;论20世纪30年代及前后时期“父爱型”母题的儿童文学[D];安徽大学;2012年

9 魏欣;汉代纬书神奇出生母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开平;1980年代以来潘金莲母题流变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彝族“支嘎阿鲁”史诗诞生母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15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f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