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侯孝贤电影声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7 10:11

  本文关键词:侯孝贤电影声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侯孝贤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新电影运动”的主将之一,三十多年来一路凭借《风柜来的人》(1983)、《悲情城市》(1989)、《戏梦人生》(1993)、《刺客聂隐娘》(2015)等电影,现已跻身世界级电影大师之列。作为一名典型的电影作者,侯孝贤运用长镜头、景深镜头、固定机位等纪实性拍摄手法磨砺出的影像风格不但显露出西方写实主义电影的拍摄传统,同时因其表现内容带有浓厚的台湾本土意识和民族文化底蕴,从而又散发出一种特殊的东方诗性气质。除了影像的高度风格化,侯导对其电影中的声音创作也有其独到的艺术构思,比如:对电影里客家话、闽南语、国语、上海话、粤语、苏州话乃至日语等人物语言的选取;对“画外音”的艺术加工;对环境音响的重视以及对某些特定音响要素(如自然音响、交通音响、媒介音响等)的把握;对同期录音工艺的坚持;对传统戏曲及流行歌曲的选用以及对音乐的形式化剪辑等等。其电影声音艺术主要呈现出了“现实感”和“诗意性”两大审美倾向。可以说,侯孝贤电影中的声音对于其电影整体风格的形成与“侯式镜语”同样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主要以侯孝贤自《风柜来的人》(1983)到《刺客聂隐娘》(2015)以来的15部故事长片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五个部分探讨侯孝贤电影中的声音:第一部分概述该研究的背景、意义、文献分析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是从人声、音响和音乐的角度,梳理、总结侯孝贤在其电影中都选取了哪些声音元素及其具体内容;第三部分探究侯孝贤电影声音的审美倾向;第四部分旨在分析影响侯孝贤电影声音艺术创作的内、外因素;第五部分则试着通过将侯孝贤电影声音与其他风格与之类似的导演电影声音作横向比较,从而展现出侯孝贤电影声音艺术的价值与魅力。
【关键词】:侯孝贤电影 电影声音 “现实感” “诗意性”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3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3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7-9
  • 1.侯孝贤及其电影作品7-8
  • 2.研究背景8-9
  • 3.研究意义9
  • (二)研究综述9-10
  • (三)研究方法10-11
  •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点11-13
  • 1.研究对象11
  • 2.研究视角11
  • 3.研究的创新点11-13
  • 一、侯孝贤电影中的声音元素13-18
  • (一)侯孝贤电影中的“语言”13-15
  • (二)侯孝贤电影中的“音响”15-16
  • (三)侯孝贤电影中的“音乐”16-18
  • 二、侯孝贤电影声音的审美倾向18-31
  • (一)侯孝贤电影声音的“现实感”18-21
  • 1.人物语言的地域性与民族性18-19
  • 2.环境音响的临场感与层次感19-20
  • 3.同期录音带来的空间感与外延感20-21
  • (二)侯孝贤电影声音的“诗意性”21-31
  • 1.流于生活、消解叙事的“画外音”21-26
  • 2.耽于气韵、拒绝煽情的音乐剪辑26-30
  • 3.用字幕书写的声音留白30-31
  • 三、影响侯孝贤电影声音创作的因素31-36
  • (一)导演电影观念对声音创作风格的影响31-33
  • (二)声音团队对声音创作品质的影响33-36
  • 四、侯孝贤电影声音艺术的价值与魅力36-45
  • (一)民族气质的彰显——与小津安二郎电影声音的比较研究36-38
  • (二)感性的表达——与杨德昌电影声音的比较研究38-39
  • (三)传统美学的诗性流露——与贾樟柯电影声音的比较研究39-41
  • (四)作者气质的一以贯之——谈《刺客聂隐娘》的声音设计41-45
  • 结语45-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0
  • 附录50-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娟娟;;东方情趣与乡土诗意的双重建构——论侯孝贤电影的人文化风格[J];齐鲁艺苑;2006年03期

2 孙慰川;覃嫦;;海外人士论侯孝贤[J];当代电影;2006年05期

3 吴飞;;侯孝贤电影中的“兵单”解码[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年12期

4 刘志遥;;《最好的时光》——谈侯孝贤电影中的“语言”与“意义”问题[J];电影评介;2010年23期

5 叶玉芳;;悲哀与怜悯——试探侯孝贤的“悲情”电影[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张心侃;;论侯孝贤电影的长镜头运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袁灵秀;;试论跨文化语境下侯孝贤电影外来影响及其本土化研究[J];东南传播;2012年02期

8 孙波;;“电影高峰论坛——侯孝贤学术研讨会”综述[J];电影艺术;2012年05期

9 范志忠;;侯孝贤作品与第三世界新电影的叙事策略[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黄钟军;;侯孝贤“前新电影”时期作品中的城乡二元议题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玉琴;;中西融通的电影学派管窥——侯孝贤电影的长镜头风格与意境创造[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2 黄文杰;;三个萦绕不去的梦(摘要)——从《最好的时光》管窥侯孝贤创作旨趣[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灵;侯孝贤的关键词[N];光明日报;2012年

2 饶曙光;侯孝贤:拍“中国诗”的电影人[N];人民日报;2012年

3 韩猛;侯孝贤“幕府”里的朱天文[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记者 朱华颖 裴闯;侯孝贤:台湾导演要学习抓大陆观众的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杜思梦;侯孝贤:两岸电影合作先要建构机制[N];中国电影报;2009年

6 陈键兴 陈斌华;一位“光影诗人”的抒情叙事[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7 本报记者 韩业庭;侯孝贤:用镜头俯瞰人生[N];光明日报;2012年

8 孟黎;侯孝贤:用电影探索生命真谛[N];金融时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李博;我的每部电影都在探讨人[N];中国艺术报;2012年

10 李云路 赵新兵;“建立华人电影强势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治国;侯孝贤电影的叙事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倪子入;时间之流与存在之思—侯孝贤电影的审美意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3 崔冬梅;侯孝贤电影空间叙事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黄梦玉;侯孝贤电影声音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6年

5 赵倩琳;侯孝贤电影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金淑兮;论侯孝贤电影的诗性气质[D];浙江大学;2008年

7 田立慧;侯孝贤电影叙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莉;侯孝贤电影的美学风格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9 熊晓霜;侯孝贤电影的文化记录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胡楚城;论侯孝贤电影中关于台湾身份认同的探索[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侯孝贤电影声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49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4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