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8 10:54
  京杭大运河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是我国的一项世界遗产,也是目前全球现有的工程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与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而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地处我国核心区域,孕育了多元的建筑遗产,申遗成功后如何对这些建筑遗产进行活化利用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文章开篇以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的建筑遗产普查为切入点,以时间线索为轴,以建筑用途为依据,梳理了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建筑遗产的建筑特点,揭示出建筑遗产的成因和遗产点与京杭大运河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论述,从生物学中共生理论的角度关注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共生关系,总结和梳理出了建筑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间存在循环促进的共生关系。因此,要注重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活化利用,实现价值的互补和双向促进。最后,基于上述对建筑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证,得出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现存问题、基本原则、目标。同时,结合国内外的案例对比研究,提出了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基本思路以及建立基于大运河文化带的遗产旅游活化利用策略。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京杭大运河后申遗时代的问题与机遇
        1.1.2 京津冀地区拥有多元化的运河遗产
    1.2 国内外运河研究综述
        1.2.1 京杭大运河研究趋势
        1.2.2 京杭大运河重点主题研究
        1.2.3 研究框架
        1.2.4 国外滨水景观研究
第二章 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建筑遗产普查
    2.1 研究对象的概念
        2.1.1 中国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的概念
        2.1.2 建筑遗产的概念
        2.1.3 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历史
    2.2 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元代现存主要遗产点
        2.2.1 元代时期主要宗教建筑遗产点
        2.2.2 元代主要水工设施遗产点
    2.3 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明清时期现存主要遗产
        2.3.1 明清时期主要民居聚落
        2.3.2 明清时期大运河的桥梁
        2.3.3 明清时期大运河漕运仓储的发展
    2.4 民国时期大运河京津冀段运河遗产
        2.4.1 民国时期工业的兴起
        2.4.2 民国时期运河的治理机构与工程
    2.5 小结
第三章 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3.1 杨柳青年画
    3.2 天津天后宫皇会
    3.3 花茶制作技艺
    3.4 京杭大运河的传统武术
    3.5 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的民间口头文学
    3.6 小结
第四章 京津冀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建筑遗产的共生
    4.1 基于共生理论关系的研究
        4.1.1 理论解析
        4.1.2 研究内容与共生理论的嫁接
    4.2 非遗与建筑遗产的共生模式
        4.2.1 营造类非遗与建筑遗产的共生模式
        4.2.2 宗教类非遗与建筑遗产的共生模式
        4.2.3 民间传说与建筑遗产的共生关系
    4.3 小结
第五章 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建筑遗产的活化利用策略
    5.1 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建筑遗产现存问题
        5.1.1 建筑遗产周边环境的破坏
        5.1.2 建筑遗产原真性遭到破坏
    5.2 活化利用的基本原则
        5.2.1 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原则
        5.2.2 建立合理的价值评估体系
        5.2.3 挖掘建筑遗产的综合价值,注重持续性发展
    5.3 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的目标
        5.3.1 总体目标
        5.3.2 分项目标
    5.4 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建筑遗产的活化利用模式与策略
        5.4.1 打造线性的城市旅游文化带
        5.4.2 打造斑块状商业文化综合体
        5.4.3 打造富有特色的点状文化园区
    5.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遗产点目录
附录B 京杭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后申遗时代”的杭州京杭大运河沿线工业遗产开发与城市复兴策略——基于文化价值认同视角[J]. 张译丹,王兴平.  社会科学动态. 2017(05)
[2]京杭大运河“文化基因”的提取与传承路径理论探析[J]. 霍艳虹,曹磊,杨冬冬.  建筑与文化. 2017(02)
[3]京杭大运河对我国经济发展史的影响[J]. 沈琪.  科技经济市场. 2017(01)
[4]浅议京杭大运河京津冀段的开凿[J]. 郭平.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4)
[5]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特色产业发展状况研究——以独流老醋、杨柳青年画和临清贡砖为例[J]. 刘凤华.  城市. 2014(09)
[6]京杭大运河沿线主要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J]. 邓绍鸿,李悦铮,江海旭.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05)
[7]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J]. 张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8]“申遗”背景下的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J]. 刘庆余.  北京社会科学. 2012(05)
[9]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工业遗产保护、重构策略研究[J]. 楼瑛浩,熊若衡.  中外建筑. 2010(11)
[10]作为文化线路的京杭大运河水路遗产体系研究[J]. 王建波,阮仪三.  中国名城. 2010(09)

硕士论文
[1]京杭大运河天津段保护与利用研究[D]. 张博.天津大学 2015
[2]遗产廊道视角下京杭大运河天津段旅游发展研究[D]. 霍雨佳.燕山大学 2013
[3]京杭大运河(嘉兴段)遗产构成与价值研究[D]. 傅峥嵘.浙江大学 2009
[4]遗产廊道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 施然.厦门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71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671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a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