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环境监测仪的外观造型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11:26

  本文关键词:环境监测仪的外观造型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为了准确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和污染物的组成成分,需要借助测量仪器量化污染物的浓度,因此诞生了环境监测仪。环境监测仪的主要功能是实时地对环境数据进行采集和记录,并生成环境污染指数报告,为科学的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环境监测仪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缺少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导,以及企业对产品外观设计的不重视,导致产品设计不合理,使用不舒适,产品设计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产品开发不以用户为中心,缺乏对用户的研究,导致产品的使用体验差,操作维护不方便。环境监测仪的外观设计粗陋,产品同质化严重。环境监测仪是现代高科技的精密仪器,但其产品形象却与现代精密仪器的形象不符合,致使产品在市场上并不为客户所接受。本课题旨在通过引入工业设计理念,优化环境监测仪的外观造型设计。通过对环境监测仪以及其用户的调研,结合企业设计需求,分析环境监测仪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综合运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人机工程学理论、造型设计等理论,展开环境监测仪的设计研究。运用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对环境监测仪各功能模块进行合理的分区布局设计,提升使用便利性和舒适性、优化环境监测仪的使用体验。结合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对环境监测仪进行外观设计改进,使操作更舒适,降低操作负荷,降低误操作率。运用造型设计理论,进行环境监测仪的外观造型设计,优化产品形象,解决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改变环境监测仪粗陋的产品外观,建立现代高科技精密仪器的产品形象。通过深入研究用户的操作习惯,优化环境监测仪的操作流程,提升产品操作舒适性。结合产品设计的人机工程学、材料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理论,综合考虑材料加工工艺的可行性,组装维护的便利性,操作方式的人性化,展开对环境监测仪的外观造型设计的课题研究。最后,以上海创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仪设计为例,进行设计实践。运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和人机工程学理论,优化环境监测仪的功能分区,使其功能模块布局更符合人的操作习惯,便于日常操作和维护。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 产品识别系统 环境监测仪 外观造型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10-12
  • 1.1.1 环境监测对环境质量评估的重要作用10
  • 1.1.2 传统环境监测手段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的需求10
  • 1.1.3 国内外环境监测仪发展概况10-12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3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思路13-15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1.3.3 研究思路14-15
  • 第2章 环境监测仪设计任务分析15-19
  • 2.1 甲方设计需求分析15
  • 2.2 环境监测仪概况15-17
  • 2.2.1 环境监测系统简介15-16
  • 2.2.2 环境监测仪16-17
  • 2.3 环境监测仪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者分析17-18
  • 2.3.1 使用环境分析17-18
  • 2.3.2 使用者分析18
  • 2.4 本章小结18-19
  • 第3章 环境监测仪现存的问题以及相关标准技术的研究19-24
  • 3.1 环境监测仪现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9-20
  • 3.1.1 环境监测仪现存的问题19-20
  • 3.1.2 针对环境监测仪设计缺陷的解决方案20
  • 3.2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相关的标准性文件研究20-21
  • 3.3 环境监测技术分析21-23
  • 3.3.1 PM_(2.5) 监测技术21-22
  • 3.3.2 化学污染物监测22-23
  • 3.4 本章小结23-24
  • 第4章 环境监测仪的造型设计研究24-42
  • 4.1 外观造型设计理念研究24-25
  • 4.2 监测仪器类产品的调研分析25-28
  • 4.2.1. 监测仪器类产品的设计现状研究25-26
  • 4.2.2. 监测仪问卷调研与分析26-27
  • 4.2.3. 环境监测仪造型设计的发展趋势27-28
  • 4.3 环境监测仪的模块化设计28-34
  • 4.3.1 模块化产品设计概述28-29
  • 4.3.2 模块化产品设计流程29-30
  • 4.3.3 环境监测仪的模块化设计30-34
  • 4.4 环境监测仪的人机工程学设计34-40
  • 4.4.1 产品的人机工程学设计综述34-36
  • 4.4.2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功能模块布局设计36-40
  • 4.5 环境监测仪的产品识别设计(PIS)40-41
  • 4.5.1 产品识别设计概述40-41
  • 4.5.2 环境监测仪的产品识别设计41
  • 4.6 本章小结41-42
  • 第5章 环境监测仪的外观造型设计实践42-57
  • 5.1 环境监测仪的模块化设计方案42-51
  • 5.1.1 气体分析仪模块造型设计方案42-47
  • 5.1.2 零气发生器和动态气体校准仪模块造型设计方案47-49
  • 5.1.3 数据处理模块造型设计方案49-50
  • 5.1.4 各模块设计方案总结50-51
  • 5.2 环境监测仪机柜的外观造型设计方案51-56
  • 5.2.1 机柜整体外观造型设计方案51-55
  • 5.2.2 机柜整体外观造型设计分析55-56
  • 5.3 本章小结56-57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57-59
  • 6.1 总结57-58
  • 6.2 展望58-59
  • 参考文献59-61
  • 附录61-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加强监测仪器市场管理[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2年03期

2 ;矿压监测仪器市场管理会议[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2年04期

3 温晓丹;浅议选购大型监测仪器的一般程序[J];福建环境;1997年01期

4 陈翠萍;浅谈监测仪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0年01期

5 熊云威;政府招标采购安全监测仪器 重庆煤科分院独拔头筹[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1年01期

6 于良民;赵海洲;李昌诚;;海洋监测仪器防污技术的对比研究[J];涂料工业;2006年10期

7 ;环境电源监测仪器产业现状及对策[J];硅谷;2011年09期

8 李鸿昌 ,谷德钟 ,许令娴;支护质量监测仪器的研制[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2年04期

9 吴邦灿,齐文启,,李国刚;谈监测仪器的质量控制标准与维护管理[J];中国环境监测;1996年02期

10 李素英;;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防雨雪过载自动保护装置[J];山西化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松寿;熊建平;;核监测仪器抗强辐射研究[A];第十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松寿;熊建平;;门电路在核监测仪器中的应用[A];第9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毛泽民;刘子健;;氮氧化物监测仪器主要部件功能研究[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史云;陈实;冯苍旭;;智能化监测仪器在地下水监测中的应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冯苍旭;史云;陈实;王世鼎;;用掉电方式解决监测仪器的功耗问题[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6 戴群;王琳;;监测仪器鉴定中的电缆检测技术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杨二祥;田跃武;孟勇;;环境监测应用实践中发现的现实问题[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刘思辰;广深启动PM2.5实时查询 监测仪市场迅速扩容[N];证券时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郑旺;高质量监测仪器成环保投资新宠[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3 记者 夏晶莹 报道组 黄松光;温籍科学家王维熙发明地震监测仪[N];温州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尔德;PM2.5监测仪器技术指标公布 大采购开幕[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5 本报记者 秦虹;环保产业催生百亿监测仪器市场[N];中国电力报;2013年

6 记者 李禾;我国加快研发PM2.5监测仪器及采样成套设备[N];科技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李艳洁;PM2.5监测 50亿市场待分[N];中国经营报;2013年

8 南方周末记者 汪韬;超级站里的PM2.5超级战[N];南方周末;2012年

9 记者 王东亮;PM2.5监测仪器亮相[N];北京日报;2012年

10 广东广州 郑渝川;PM2.5未测先低,须及时纠偏[N];东方早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舒舒;环境监测仪的外观造型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2 赵海洲;海洋监测仪器用防污技术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3 邱菊;COD测量方法与快速监测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王洪辉;基于倾角、位移、压力、γ辐射测量的震后综合信息监测仪研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5 刘海俊;便携式作物氮素监测仪的评价与建模[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柴世杰;基于CCD技术的大坝变形智能监测仪设计与开发[D];湖南大学;2011年

7 代军弟;妊高征监测仪的研制[D];暨南大学;2007年

8 谭鉴荣;智能地面气象监测仪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周弦;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声发射监测仪的研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10 赵炎;基于无线网络的水环境重金属自动监测仪器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环境监测仪的外观造型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3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73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c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