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新中式园林景观特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2 09:02

  本文关键词:新中式园林景观特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中国的不断壮大,人们追求本土风格与民族文化的意识逐渐增强,新中式园林应运而生。为了使新中式园林景观真正做到继承传统园林造园精髓,能够深入浅出的营造古典园林意境和深层次挖掘、提炼传统文化,笔者通过数学量化分析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基于传统园林营造风格提炼出适合新中式园林的景观特色,结合现代人生活审美方式,将营造重点集中,减少冗杂的符号堆叠、造景手法的生搬硬套,从而探索既传承了古典园林造园技法,又可以融入到现代背景之下的新中式园林景观。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1.对中国近代园林、现代园林及新中式园林发展概述进行整理分析,明确了新中式园林的概念,为新中式园林景观特色的研究提供方向。2.运用AHP法计算经专家意见提取的18个新中式园林景观特色指标,其权重值排序为设计立意(O.1223)建筑主题(0.1097)传统符号的应用(0.1009)色彩配置(0.0909)植物种类(0.0842)构景手法(0.0652)植物种植方式(0.0596)园林小品(0.0564)建筑格局(0.0445)水体设计模式(0.0430)建筑装饰(0.0358)置石应用方式(0.0349)植物的美学特征(0.0301)建筑与环境的关系(0.0286)楹联匾额题字碑刻(0.0260)空间布局序列(0.0246)水体驳岸处理(0.0228)置石种类选择(0.0198)。运用PCA法对18个指标因子做主成分提取,最终提取了7个成分涵盖了18个指标的97.33%的信息量,这7个主要成分分别为设计立意(0.2854)、建筑风格(O.1972)、传统符号的应用(0.1906)、色彩配置(0.1034)、构景手法(0.724)、植物种类(0.0671)和植物种植方式(0.0578)。将AHP法得到的权重值前7位与PCA法求得的主成分结果做比较分析,得到影响新中式园林景观特色较大且涵盖的信息较全面的7个重要指标因子,分别为设计立意、建筑风格、传统符号应用、色彩配置、植物种类的选择、构景手法以及植物种植方式。3.以新中式风格特色的7个主要成分为切入点,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案例进行评价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沈阳市新中式风格居民区的园林景观建设中,应更加着重在色彩配置与植物种类选择上进行营造。4.分别对7个主要营造特色进行探析,从时代背景、哲学思想、民族文化出发进行设计立意;建筑风格以外观、心理与审美的需求变化做出改变;以形、意两方面入手对传统符号提取与创新;色彩配置注重个性化、人性化等方面的结合;构景手法分别从古典园林中借景、框景、障景等方法中提取精髓:从植物的人性化品质与营造的诗意氛围对其进行选择;种植方式采用对植、群植等传统的方式与现代种植需求相结合。
【关键词】:新中式园林 AHP PCA 景观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6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选题背景11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1.3 中国现代园林发展概述12-13
  • 1.4 新中式园林发展概述13-14
  • 1.5 概念的界定14-15
  • 1.5.1 新中式的概念14-15
  • 1.5.2 新中式园林的概念15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5-17
  • 1.6.1 研究内容15-16
  • 1.6.2 技术路线16-17
  • 1.7 研究方法17-21
  • 1.7.1 调查方法17
  • 1.7.2 分析方法17-21
  • 第二章 新中式园林景观特色研究21-32
  • 2.1 建立新中式基础指标体系21
  • 2.2 层次分析法21-27
  • 2.2.1 建立判断矩阵24-25
  • 2.2.2 计算权重集25
  • 2.2.3 一致性检验25
  • 2.2.4 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值和绝对权重值25-26
  • 2.2.5 结果讨论26-27
  • 2.3 主成分分析27-30
  • 2.3.1 数据统计27-29
  • 2.3.2 数据处理29-30
  • 2.3.3 结果讨论30
  • 2.4 比较分析30-32
  • 第三章 案例分析32-41
  • 3.1 调查设计32
  • 3.2 调查实施32
  • 3.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32-38
  • 3.4 讨论38-41
  • 3.4.1 横向比较38-39
  • 3.4.2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优势39-41
  • 第四章 新中式园林景观特色探析41-55
  • 4.1 设计立意41-43
  • 4.1.1 时代背景-逐本溯源,融合创新41-42
  • 4.1.2 哲学思想-和实生物,同则不继42-43
  • 4.1.3 民族文化-特色文明,发展为先43
  • 4.2 新中式建筑风格43-45
  • 4.2.1 新中式建筑之观44-45
  • 4.2.2 新中式建筑之感45
  • 4.3 传统符号的应用45-48
  • 4.3.1 传统符号之采形46-47
  • 4.3.2 传统符号之延意47-48
  • 4.4 色彩配置48-50
  • 4.5 植物种类的选择50-51
  • 4.5.1 名花贵木51
  • 4.5.2 诗词依托51
  • 4.6 构景手法51-53
  • 4.6.1 借景52
  • 4.6.2 隔景与障景52
  • 4.6.3 漏景与框景52-53
  • 4.6.4 其他构景手法53
  • 4.7 植物种植方式53-55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5-57
  • 5.1 结论55-56
  • 5.2 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60
  • 附录60-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潇淳;司徒颖;徐潇淳;;新中式主义[J];城市住宅;2006年06期

2 ;定制服务的温暖与独特 筑梦新中式[J];建材与装修情报;2012年04期

3 徐爱军;;新中式园林景观的命名艺术性及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3年07期

4 赵丹琳;齐勇;;新中式释义于当代住宅景观——探索河北省城市住宅景观风格发展之路[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9期

5 陈志元;;新中式园林营造手法探析[J];现代园艺;2014年08期

6 范涛;;新中式之宴[J];优品;2013年09期

7 黄倩;吴楠;魏平;;新中式居住进行时——由铁匠营项目方案设计想开去[J];建筑与文化;2006年11期

8 朱敏;;云繁就简 新中式素雅如画[J];建材与装修情报;2009年10期

9 ;建华·玖珑湾—新中式演绎古韵今风[J];中华民居;2012年01期

10 周靓;郭线庐;;当代“新中式”人居建筑的研究与思考[J];大家;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佳;;建筑融于自然——北京市第35中新校区景观方案设计[A];2012北京园林绿化与宜居城市建设[C];2012年

2 杨滨章;;关于“新中式”园林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继富;何谓“新中式”装修[N];浙江日报;2003年

2 本版撰文/记者 邓星宏;“新中式”家具风格解码[N];信息时报;2003年

3 骆会欣 整理;专家热议新常态、新经济、新风景[N];中国花卉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琳;新中式座椅的和谐化设计研究[D];天津美术学院;2015年

2 李颖一;基于明清风格的新中式案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云静;公园设计中的新中式景观设计[D];聊城大学;2015年

4 陶慧娟;宜春市水墨江南小区新中式家居设计[D];南昌大学;2015年

5 俞林俊;联泰地产“棕榈庄园”新中式别墅软装设计[D];南昌大学;2015年

6 刘浩锋;新中式家居设计中陈设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阳;新中式圈椅造型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8 李悦;陶瓷艺术在新中式室内空间的应用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9 陆莹;新中式园林景观特色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10 金鹏;新中式装饰的家居设计研究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新中式园林景观特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9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509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3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