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艺术

发布时间:2021-12-17 12:23
  中国的文人阶层作为文人画的创作主体,在历史长河中是一个很独特的阶层。他们在传统社会的基本架构中兼具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研究文人画这一特殊的文化产物,就不能不研究中国文人阶层这一特别的群体。本文借助布迪厄的社会学阶级理论首先对文人这个特殊阶层进行综合分析,力图在理论上对文人阶层有一个较为清楚的定位和解读。之后再对带着特定阶级习性的文人进入艺术场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比如文人画的自觉与发展,话语权的获得、维持和丧失,颠倒的政治逻辑等问题作出阐释,力图开启一个文人画研究的新视角。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研究体系做较为整体的论述,并将布迪厄经常使用的一些关键词贯穿其中。第二章将布迪厄所力图揭示的相对于限制条件的真正自由与文人的“道统”观相联系,并对文人阶层进行分析,文人的“道统”观正是这样一种有限制的自由,也预示了日后文人在艺术场中的“突破”。第三章到第五章,是文人在艺术场中的具体实践过程。布迪厄的文化理论关心文化产品历史性的社会生成条件和环境,遵循的是一种新历史主义的逻辑,着重考察艺术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认为艺术是意识形态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参加对意识形态的再塑造。...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艺术


)稀缺性与激励同样适用于经济高度发达的后工业时代,大唱资本主义赞歌的研究者只

中国知识分子,统治者,宗族


宦畚募夜??沟拇怪钡燃吨贫茸谧有某∑咂叩笳伞?檬?图2一2)下面我们来看中国知识分子与符号暴力的微妙关系。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这样定义“实践理性”:“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生活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l6]中国古代习惯聚族而居,可以用“宗法社会”来概括。其中“孝文化”就相当于布迪厄所说的“符号暴力”,它就像是一剂勃合剂,不仅将同宗同姓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使得宗法制与封建皇权的专制统治水乳交融,统治者不需付很高的费用就可以维持着家国同构的社会等级制度。这种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一个祖先的子孙团聚在一起,“宗子”即“族长”管理家族事务,统帅族人,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等级严密的社会组织。对那时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弃离先祖坟墓,亲戚离别更悲惨的事了,宗族制度帮助专制统治将人们固定在各自的土地和位置上,帮助统治者“定民之居,成民之事”。更重要的是宗族还将人们的生活与思想也全部纳入统治者固定的程式之中。“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中。”仁’了,到了宋代,成熟的科举制度也促进着宗法家族聚居的发展。宋代重文轻武,革除考试舞弊并大大增加取士人数,“满朝金紫贵,尽是读书人”(宋代汪沫《神童诗》)就是真实的写照。宗族为了提高家族地位集合全族的力量培养优秀子弟参加科举,而贫寒子弟想要得到学习所必须的相当高的花费也只能依靠宗族。一个人考试成功做了官是全家族的荣誉,他们有士大夫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自然受到全族人的尊崇和敬畏

文学,权力,法国,市场


史的具体性和差异性而机械的将理论照搬到跨语境的社会文化中。所以在看到两个艺术场相似之处的同时,也一定不能忽视两者的由于社会文化语境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19世纪法国的艺术场与宋代艺术场的区别可以用下图简单的概括(如图3一2所示):民间绘画19世纪法国艺术场宋宋代艺术场场(图3一2)19世纪的法国,权力场对文学领域的支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市场使文学受制于销售额、票房收入的商业逻辑;二是通过学院或沙龙使文学受制于王室成员和政治势力。那时的文坛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针锋相对的派别。一是在当时属于主流的被视为高雅的学院派的“资产阶级艺术”,他们重视文学的道德价值,并主宰着在当时最走红的艺术类型,享有优厚的物质利益和崇高的社会地位,比如说拥有法兰西学院院士的头衔。二是处于另一极的“社会艺术”,以蒲鲁东、乔治·桑等人为代表,反对唯美主义,强调文学的社会和政治功能,体现出现实主义的社会批判性。这些人大多属于工人阶级或有外省的背景,与其社会地位同源,在文学场中他们也是处于被统治位置。福楼拜、波德莱尔等先锋派的“为艺术而艺术”则是对学院派与现实主义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双重决裂与超越,他们反对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国知识界解读布迪厄[J]. 张宁.  读书. 2002(04)

博士论文
[1]中国文人画史上的“四大”坐标[D]. 杨孝鸿.南京艺术学院 2001



本文编号:3540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540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8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