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从水墨人物画谈“以形写神”

发布时间:2021-03-19 08:42
  “形”与“神”是中国绘画艺术论述当中的两个基本理念,中国人物绘画史在常年累月的积累和反复探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这就是“形”与“神”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我国古代,还是在现今的社会,研究“形”与“神”之间的关系,对中国人物绘画的创新和创作上都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灿烂文明之中,历代的理论家、哲学家和艺术家对“形”、“神”之间的关系都有着不同的论述。东晋顾恺之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人物画中的形神关系,是在他的绘画理论当中。他所提出来的“以形写神”理论,在中国绘画美术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对我们进一步探索中国人物画的艺术创作有着极大的帮助和启发。在中国水墨人物绘画当中,“形”与“神”之间有着相辅相依的作用,如果想表达出“神”的完美目的,是不可能离开对于“形”的描绘。对于一幅创作的绘画作品而言,“形”和“神”之间是不能离开对方而独自存在的,“形”并不是对物象简单的描摹绘画,而是物象更具有独特内质的有效阐述;“神”也并不是物象空洞的神态,而是对所绘人物内心深处的灵魂体现。“形”与“神”不仅是表现在了外在的形貌和内在的神态,更是画面和内容两者之间的和谐与统一,只有两者都表现得微妙和谐,才能使得作品更具有生命力,更具备感染力。 本文在研究顾恺之“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基础上,从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观的基础上,通过对“以形写神”的后世发展和影响以及笔法、墨法的具体应用去探究“以形写神”在当前我国人物绘画创作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1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
    一、顾恺之《摩拓妙写》中提出“以形写神”
    二、顾恺之人物画中“以形写神”的体现
第二章 “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发展和对后世的影响
    一、谢赫六法之“气韵生动”
    二、张彦远“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
    三、荆浩“度物象而取其真”
    四、以形写神对后世中国人物画的影响
第三章 “以形写神”在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的体现
    一、水墨人物画“以形写神”的美学内涵及形神关系
    二、水墨人物画中的笔墨和造型
    三、笔法与墨法在水墨人物画中的应用
    四、笔墨“传神”与“写意”
        (一) 笔墨“传神”
        (二) 笔墨写意
    五、在水墨人物的创作中要倾入画家的真实情感才能表现出“以形写神”的优良传统
    六、水墨人物创作谈怎样表现“以形写神”的
第四章 “以形写神”在水墨人物创作中的重要性
结语
附图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望衡;以形写神——谈形象与美[J];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04期

2 孙兆俊;;“以形写神”与魏晋南北朝绘画的写意指向[J];艺术评论;2007年07期

3 秦寿平;;从“以形写神”到“重神轻形”——试论中国写意人物画的早期发展[J];书画世界;2008年05期

4 王剑武;;明清传神写真秘诀——以形写神[J];美术观察;2009年07期

5 霍娜;;浅谈中国绘画之形神——简论以形写神,形神兼备[J];大众文艺;2010年07期

6 阳子;;以形写神 形神兼备——黄庆明人物画作品欣赏[J];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2年06期

7 吴学峰;以线造型 以形写神[J];美术大观;2005年06期

8 宋述林;;由“存形”到“以形写神”——汉晋人物画形神观的转变[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9期

9 童中焘;;以形写神与笔墨当随时代——元画感想[J];中国书画;2010年12期

10 田耒;;以形写神 形全神足——谈《水浒》人物的肖像描写[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文婷;以形写神 形为神生[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孙倩;以形写神[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魏波;从《十九秋》看中国画“以形写神”传统[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4 宋述林;晋唐人物画形与意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楚天顺;中国人物画面部造型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71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171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7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