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新中国年画中的儿童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5 01:37
  儿童不只代表了人类生命的初始阶段,更可以作为人类认识自我的一条线索。儿童的美好形象使人们在不经意中获得了超越现实生活的价值,这些形象既是生活现实的精神传达,又是凝结了作者理想、民众理想、国家理想的心理幻象。本文以新中国年画作品中的儿童形象为研究对象,希望能通过图像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记忆,引发人们对儿童形象进行新的思考和解读。本文共分为四部分展开:其中第一部分为基本类型,将儿童形象概况分为“古装传统类”“新中国生活类”“混合类”三个类别,这三个类别分别体现了儿童图像在画面中的不同功用和价值取向;第二部分为基本分期及其特征,分析了建国伊始的“十七年”、“文革”及之后的“徘徊”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儿童形象的主要变化趋势和艺术特征;第三部分着重从政治经济、外来文化、其它艺术门类几方面分析了影响儿童形象变化的原因;第四部分进一步引申出新中国年画中儿童形象的文化内涵。新中国年画中的儿童形象始终脱离不开国家的要求,成人的趣味、信仰和民俗追求,是社会整体环境激发和塑造的结果,展现了不同时期儿童的精神风貌,凸显了国家对儿童、对民众的政治诉求,并且折射出传统观念在新中国的延续与变迁。 

【文章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原因
    第二节 关于课题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新中国年画中儿童形象的基本类型
    第一节 古装传统类儿童形象
    第二节 新中国生活类儿童形象
    第三节 混合类儿童形象
第二章 基本分期及其特征
    第一节 建国伊始的"十七年"(1949—1965)
        一、"十七年"年画中儿童形象的"新人化"趋势
        二、"十七年"年画中儿童形象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 "文革"及之后的"徘徊"时期(1966-1978)
        一、"文革"年画中儿童形象的"成人化"趋势
        二、"文革"时期年画中儿童形象的艺术特征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1979-2000)
        一、"改革开放"时期年画中儿童形象的"世俗化"趋
        二、"改革开放"时期年画中儿童形象的艺术特征
第三章 影响儿童形象变化的因素
    第一节 经济及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
    第二节 外来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其它艺术门类的影响及艺术表现手法的变化
第四章 新中国年画中儿童形象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体现了传统伦理观念在新中国的延续与变迁
    第二节 体现了传统吉祥文化的旺盛生命力
    第三节 反映了不同时空下儿童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
    第四节 体现儿童与国家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49—1979年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浅析[J]. 高黎娜,刘黎.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2]大众文化的发展与中国美学的转型[J]. 刑建昌.  文学前沿. 2001(01)
[3]绿窗断想——读古元的木刻选集与水彩画选集[J]. 蔡若虹.  美术. 1995(01)
[4]水印版画小议[J]. 史济鸿.  美术研究. 1985(02)
[5]在“四化”的长征中年画要更好地为农民服务[J]. 谭云森.  美术. 1980(04)
[6]试谈年画的作用和特点[J]. 叶文西.  美术. 1978(02)
[7]《拔罗卜》和《种瓜得瓜》[J]. 金克浚.  美术. 1960(02)
[8]一朵无名的花[J]. 张曼如.  美术. 1958(04)
[9]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年画和木刻活动[J]. 彥涵.  美术. 1957(03)
[10]訪問蘇聯美術家的回憶錄[J]. 蔡若虹.  美术. 1954(08)



本文编号:35694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5694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6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