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赵伯驹和赵伯骕青绿山水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1 17:05
  赵伯驹和赵伯骕是宋宗室,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他们两人在画史上被称为“二赵”。他们擅长界画和人物,尤其擅长青绿山水。青绿山水是一种典型的工笔重彩形式,采用经久不变的矿物质石青、石绿诸色描绘山川河流,它开辟了中国绘画史上着色山水的先河。青绿山水曾经是中国山水的一种主要形式,山水画的起源就是青绿山水,它的成熟早于水墨山水,国画界流传有“先有丹青,后有水墨”的说法。宋元文人画勃兴之后,山水画家们对色彩的感情逐渐淡漠,青绿山水遭到贬抑和歧视,逐渐被挤出了画坛主流位置。至于清末近代,青绿山水新意更少,从事青绿山水的画家大多都是仿古派,山水主流画风一边倒向“四王”的水墨山水,除了少数青绿山水画家、专家学者外,社会公众几乎不了解青绿山水是何种面貌了。但是青绿山水以严谨的形象以及艳丽夸张的色彩,具有鲜明的装饰性和丰富多彩的手法技巧,有着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因此,作为年轻的一代的继承者应当发扬传统青绿山水的优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青绿山水发扬光大。 在青绿山水史上,赵伯驹和赵伯骕的地位很高,他们的青绿山水画风一转唐代浓郁、沉重之风为清新、雅丽一派。其青绿山水画的特点,是在继承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创新点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赵伯驹和赵伯骕生平及作品考论
    一、 赵伯驹和赵伯骕生平考述
        (一) 赵伯驹和赵伯骕的生卒年考
        (二) 赵伯驹和赵伯骕的艺术路程
    二、 赵伯驹和赵伯骕青绿山水画作品考述及绘画属性判定
        (一) 文献中著录和现存的赵伯驹和赵伯骕青绿山水画作品
        (二) 赵伯驹和赵伯骕青绿山水画属性的判定
    三、 赵伯驹和赵伯骕其它题材的作品
第二章 赵伯驹和赵伯骕青绿山水画风探析
    一、 赵伯驹和赵伯骕青绿山水画中的“精”和“雅”
        (一) 构图多样, 笔法特别
        (二) 青绿水墨并用,色彩清新雅丽
        (三) 法度严谨,精妙绝伦
    二、赵伯驹和赵伯骕青绿山水画中的文人雅逸倾向
        (一) 萧散高迈,情景交融,“诗”的意境
        (二) 不媚于形似,涤澡虑思的创作心态
        (三) 精工之及,又有“士气”
    三、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和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分析
第三章 赵伯驹和赵伯骕青绿山水画风格成因追索
    一、 社会背景
        (一) 时代因素
        (二) 审美理想和绘画品评标准的变化
    二、 个人因素
        (一) 秉承家学
        (二) 师承关系
    三、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第四章 赵伯驹和赵伯骕青绿山水画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一、 在宋代绘画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 在宋之后山水画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 对现代绘画创作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元代绘画中的士气精神[J]. 王海钦.  科技信息. 2009(27)
[2]青绿山水的价值[J]. 水天.  中外文化交流. 2009(03)
[3]青绿山水画色彩探析[J]. 徐鸿延.  人文杂志. 2008(06)
[4]青绿山水的形式语言探源[J]. 王波.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03)
[5]论青绿山水在今日画坛的审美趋向[J]. 张同标.  当代中国画. 2007(02)
[6]试论董其昌“士气说”的美学价值[J]. 薛燕.  理论月刊. 2007(03)
[7]论北宋后期院体青绿山水画的贡献[J]. 孙世昌.  美苑. 2003(03)
[8]杏衫飞艳惹春烟 独上琼宫卷碧帘——甘肃省图书馆藏赵伯驹《十宫图》赏介[J]. 李金荣.  图书与情报. 2000(04)

硕士论文
[1]两宋山水画审美特征研究[D]. 李浩.西安美术学院 2010
[2]李思训、李昭道青绿山水画研究[D]. 邢鹏飞.山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34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734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8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