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中国现代文人画论争及相关理论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2 15:33
  近代以来,关于中国画的争论可谓此起彼伏,尤其二十世纪关于文人画的争论局面的出现,有着历史、社会、文化的深层思想背景,涉及范围广泛,已经逐步演化成为中国近现代艺术文化史中的重要文化现象和文艺思潮。作为近现代中国画改造的思路——“中西融合”和“借古开今”,从边缘到主流、为了救国、巩固和反思、走向多元,讨论和研究这两大改革思路,决非有兴趣于派别之争,而是意在揭示近现代中国绘画革新的发展轨迹,对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描述,由于社会政治环境的差异,画家个人知识背景和兴趣重心的差别,融合的结果必然也千差万别,但是在这千差万别背后,是否有条线索贯穿始终,支配着融合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这条线索便是画家对中西绘画共性及差异的认识,对中西绘画可能存在的矛盾的处理,概言之,就是画家如何在不断地梳理、认识中西绘画差异的过程中找到融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单就时间节点而言,二十世纪的百年中国画史中就有四次较有代表性的大争论:五四时期新文化时期就中国画前途的争论;新中国时期(十七年时期)由于新国画运动引发的第二次争论;改革开放初期的争鸣局面,此间包括“反传统”、“危机论”等争论;世纪末以来的关于笔墨的争论。百年间的几次争论,虽...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人画与中国画
    第一节 文人画的概念
        (一) 文人画的发展
        (二) 文人画的审美特点
    第二节 中国绘画的创新历程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中的现代中国画
    第一节 康有为、陈独秀对明清“文人画价值”的全面否定
        (一) 康有为——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
        (二) 陈独秀——欲立新就必须破旧
    第二节 陈师曾——对文人画的再认识与传统的延续
    第三节 “五四”文人画论争的历史影响
第三章 “十七年”时期的三个方面的争论
    第一节 关于国画创作与接受遗产问题的讨论
        (一) 王逊与邱石冥的论战
        (二) 争论引发的几种艺术主张
    第二节 “国画中‘线’的重要性”的论争
        (一) 对艾青文章的批判
        (二) “国画中‘线’的重要性”的讨论
    第三节 由“外”向“内”
第四章 二十世纪末对中国画的攻击
    第一节 复苏时期的中国画
    第二节 新潮时期的危机论
        (一) 画坛中的“85 新潮”
        (二) 中国画“日暮途穷”论
    第三节 一场耐人寻味的公案
第五章 中国画的“新”与“旧”引发的思考
    第一节 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现代中国画的时代精神
        (一) 题材的现代性转换
        (二) 笔墨技法的现代转换
    第三节 现代中国画的现实矛盾及其解决设想
        (一) 中国画的孤芳自赏与商业化
        (二) 多元化引发的无主流艺术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41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741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b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