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卢鸿《草堂图》在明清文人画中的继承与转化

发布时间:2023-05-14 21:17
  卢鸿是唐代开元年间的著名隐士,他所作《草堂图》又名《草堂十志图》、《嵩山草堂图》,是表现其隐居生活的山水画作,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绘写草堂之先河,与中国文人画有着天然的联系。明清时期中国文人画处于转变的重要时期,由于卢鸿《草堂图》在明清画坛上的出现,文人画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文旨在从不同角度揭示明清文人画对卢鸿《草堂图》的继承与转化,由此发掘卢鸿《草堂图》对于明清文人画的特殊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介绍卢鸿的特殊唐代“隐士”身份,并以台北藏本为例,在笔墨、图式、形式、精神方面解析卢鸿《草堂图》。第二部分为第二章,主要论述卢鸿《草堂图》与中国文人画的关系,并总结其在明清画坛的流传。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要部分,为第三章到第五章,详细剖析吴门画派、项圣谟、董其昌、王翚、王原祁等明清画派或者重要人物与卢鸿《草堂图》的继承与转化关系。吴门画派借鉴了《草堂图》的“隐居图式”,借由《草堂图》找到了自我的心性表达方式。项圣谟对卢鸿《草堂图》进行了从笔墨到精神的全面继承与转化,在明清画坛独树一帜。董其昌及“四王”的王翚、王原祁由卢鸿《草堂图》上溯王维及唐人气韵,确立了文人画的“正统...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二、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卢鸿及其《草堂图》
    第一节 隐士卢鸿
    第二节 卢鸿《草堂图》
        一、台北藏(传)卢鸿《草堂图》概述
        二、清新古拙的笔墨语言
        三、稳定饱满的隐居图式
        四、诗画合璧的册页形式
        五、“高隐”之志
第三章 卢鸿《草堂图》与明清文人画的关系
    第一节 卢鸿《草堂图》与明以前文人画的关系
    第二节 卢鸿《草堂图》在明清文人画中的“显晦合一”
第四章 由卢鸿“草堂”到吴门“园林”
    第一节 沈周《东庄图》的复古与创新
    第二节 文征明《拙政园图》册的吸收与消解
    第三节 谢时臣《仿卢鸿<草堂十景图>》
    第四节 吴门文人画的心性表达
第五章 项圣谟对卢鸿《草堂图》的全面继承
    第一节 项圣谟及其绘画
    第二节 项圣谟的“招隐山水”及“招隐意图”
    第三节 项圣谟的独树一帜
第六章 “集古大成”观照下的卢鸿《草堂图》
    第一节 董其昌“渲淡”画法与卢鸿《草堂图》
        一、董其昌“渲淡”画法溯源
        二、董其昌对卢鸿《草堂图》的鉴与仿
        三、董其昌“渲淡”画风的促成
    第二节 王翚的“唐人气韵”
    第三节 王原祁《拟卢鸿草堂十志图册》的“自抒己见”
    第四节 杨晋、恽寿平《仿卢鸿草堂图》
    第五节 文人画的“正统”图式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草堂十志诗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17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817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4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