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表现主义艺术与表现主义美学之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6-11-10 14:58

  本文关键词:论表现主义艺术与表现主义美学之间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27卷第lo期

2006年lO月

哈尔滨学院学报

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

V01.27No.10

0ct.2006

【文章编号】1004--5856(2006)lO—0010—04

论表现主义艺术与表现主义美学之间的关系

(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表现主义艺术是20世纪初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艺术思潮,体现为表现主义流派在绘

画、音乐、戏剧、小说、电影等各个文艺领域的发展。表现主义美学则是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时期出现

的现代人本主义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克罗齐和科林伍德。表现主义艺术(即表现主义流派的艺术)与表现主义美学在精神实质上具有共通性,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但二者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

【关键词]表现主义;表现主义艺术;表现主义美学[中图分类号]B83—069

[文献标识码】A

表现主义流派是20世纪初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艺术思潮。它首先出现在德国,盛行于奥地利,进而在瑞典、波兰、英、法、美等国广为流传。它起于绘画,后来在诗歌、音乐、戏剧、小说、电影等整个文艺领域中获得发展。作为一种艺术流派,表现主义是一个反传统的现代主义艺术流派,他们不满于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在创作上,,他们一反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对客观事物的忠实摹写,反对艺术仅仅是复制世界,主张艺术应直接表现作者的主观精神世界,重视心理和精神剖析。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其特点就在于强调艺术表现中的主观性和情感宣泄,给西方注重再现的艺术传统带来

了很大的冲击。

“直觉即表现”,艺术的本质就是直觉——表现。对克罗齐美学思想有所发展和继承的主要是20世纪30~40年代英国“最伟大的艺术哲学家”…佃“纠科林伍德,他认为,艺术是表现,艺术表现情感。“通过为自己创造一种想象性经验或想象性活动以表现自己的情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引在对艺术的看法上,科林伍德、克罗齐和其他表现主义美学家们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都主张艺术即表现,表现即直觉,表现即美,艺术表现情感;重视人的自我感受和主观因素,强调内心、自我、人神契合的情感作用,将人的想象、激情、生命性灵作为艺术的本原。

表现主义艺术(即表现主义流派的艺术)与表现主义美学虽然是两个独立存在的意识派别,一个主要是关于实践方面的,一个主要是关于理论方面的,但二者在精神实质上是具有共通性的,而且在一定程度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总的说来,表现主义流派的艺术实践可以说为表现主义美学特别是中后期表现主义美学的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实践背景。但表现主义流派的生成演变不是纯艺术变革,而是和社会思

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时期出现的表现主义美学则是现代人本主义美学的第一个重要流派,其创始人即20世纪西方第一位重要的美学家克罗齐。克罗齐认为,“艺术是幻象和直觉”,

[收稿日期]2005—11一06

[作者衙介】向莅(1981一),女,湖南桃源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西方美学史、应用美学研究。

万方数据 

第lO期向莅:论表现主义艺术与表现主义美学之间的关系

潮、哲学观念紧密结合的文化精神现象。表现主义美学的一些基本观点成为了表现主义流派艺术创作的理论依据,其“艺术不是道德活动,直觉与主体实践活动无关”是对康德对审美过程的诠释的继承,并把这个理论搬置于艺术理论中,用来解释艺术问题。表现主义对艺术的康德式阐释,为艺术的独立性、自足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艺术中的表现主义(即表现主义流派)是以自己的方式对表现主义这一美学观点的阐释和确证。在这个意义上,表现主义美学给表现主义艺术带来了基本的理论火种。

一、表现主义流派受到表现主义美学反传统的影响

表现主义美学反对传统的摹仿论,颠覆理性主义的主导地位,确立非理性主义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克罗齐一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美学是20世纪形成最早、影响最长的一个非理性主义美学派别,在美学上由传统转向现代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其用非理性主义颠覆理性主义的主导地位的反传统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了表现主义流派。

总的说来,表现主义艺术强调的不是艺术外在的社会功能,而是把艺术家个人的内心经验放在第一位,并且敢于面对内心深处那些隐晦的、幽暗的,甚至可以说是见不得人的情感内容。此点可以看出,表现主义意味着一种叛逆、否定和反抗,具有鲜明的反传统性格。它拒绝浮面和虚假的真实,要求表现比日常视觉所见到的更多的真实。塞尚曾赞叹马奈:“仅仅是

一只眼睛——但那是多么有力的眼睛啊!”因

为当时人们认为,画家在眼睛一瞥的瞬间,摄下了最为真切的感官印象,这种未经心灵过滤和玷污的印象,就是最真实的存在。但表现主义者弗里德里希则告诫:“闭上你的限睛!”因为只有闭上眼睛,打开心灵的窗户,才能把心灵暗箱中的东西暴嚣在阳光之下。他们认为,明眼所见的只是表面现象、子虚鸟有的东西,只有刺激、震荡了心灵世界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因此,表现主义艺术家激烈反对印象主义一自然主义的美学原则,主张突破外部的物理表象,表现内部的精神实质;主张突破纯客观的描摹,转向主观情感的表现。

万 

方数据首先,体现在绘画上,表现主义从印象派演变、发展而来,是在反对以莫奈等人为代表的印象主义匦派中形成的一个绘画流派,是对它们忠实地描绘现实的悖逆。表现主义继承了中古以来德国艺术中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的特点,在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扭曲和变化的美。

其次,从小说中来看,表现主义文学创作强调“自我”,重视主观心灵感受。它反对印象主义和自然主义面向客观事物的那一面,认为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是以纯客观的眼光去描写自

然,是完全忽视自我。他们主张文艺作品不是

模仿自然,而是再造自然,要曲折地表现现实,通过怪异的方式表达主观精神,试图象征性地体现客观现实生活在作者心灵世界激发的某些观念和感受,追求一种属于由思想和幻想构成的“更为真实的现实”。[2

J(即’

另外,从音乐中也可以明显地体现出来:表现主义音乐在传统音乐经过古典主义、浪漫主

义的发展达到无法逾越的顶峰之际,以一种开

创性、叛逆性的思维,魅力独特的音乐语汇及结构原则,为后人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音乐视角,为现代音乐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崭新而广阔的天

地。它以注重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性与当时印

象主义重视反映外部世界的客观性,形成对立的两极。以勋伯格、贝尔格、威伯恩为代表的表现主义音乐,对传统音乐进行了更大、更彻底的变革,其作品风格,一反贝多芬、舒伯特等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英雄主义气质和奋斗不息的精神,代之以悲观、彷徨、孤独、绝望的情绪,它使已被瓦格纳、马勒、德彪西等人所撼动的、风雨飘摇的大厦最终土崩瓦解,为现代音乐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崭新而广阔的天地。以勋伯格为例,他正是将社会中人们认为“丑”的一面作为审美对象,从反传统的角度表现当时的社会现状。与莫扎特遵循的以和谐为美的法则不同的是,他认为越是不和谐的音响越能表达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越能形象、逼真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他说:“艺术是那些自身体验到人类命运的人的困苦的呼喊。”“反对迄今为止被认为是美的东西;这种反对产生了对旋律、和声与调性、节奏、音色和曲式的新的观念。”[31伸344)在他的音乐中,自然地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夸张和扭曲,从一种畸形、病态的描述中展示了艺

12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矩

术家对于现实生活的理解与感受,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

二、克罗齐之“直觉”对表现主义艺术的影响

克罗齐认为:艺术形象逐步完成,由于艺术家内心一瞬间的直觉,它便存在了,也正是这同一瞬间使艺术作品全部完成并拼凑出来。艺术创作的过程等同于直觉L表现的过程,因此艺术即直觉。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既不采取什么活动,也不说明理由,而是写诗、作哂、歌唱,简言之,就是表现自己。他的这一非理性主义的

主张影响深远。“表现自我”这一思想不仅被

表现主义流派所继承,而且可以说成为其追求的主题。

从表现主义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于社会环境的紧张压抑,人们的心理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安全感。他们对世界传统观念的认识、价值标准的衡量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种对社会中既有形式和传统的反抗力量。

他们用冷峻而又理性的语言,和与传统审美观念相悖的态度,大胆地揭露出社会上真实、丑陋的

一面。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事物的内在本质,用主观的视角表达了对当时世界近于直觉的感受。n¨町∽在创作上,艺术家们提倡表现,反对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单纯摹写上,而是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刻地表现其内在本质,揭示出人物的灵魂,展现出永恒的品质或真理。勋伯格明确说过:“艺术家所努力追求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表现他自己。”表现主观情感,表现自我,成为表现主义的惟一目的。如表现主义绘画,表现主义画家不希望他们的艺术依附于外在的主题。正如西希尔指出的,他们期望“生命能够以它自身选定的主题直接表现它自己。而不需要任何传统和固定的形式,为了保持它自身与思想的完整性,它必须摆脱一切被规定和预先被规定的形式”。…‘呦’

三、表现主义美学特别是科林伍德的“艺术表现情感"体现了与表现主义流派创作的共通性

克罗齐和科林伍德均主张艺术表现情感。克罗齐认为,直觉来自情感,基于情感,表现情感。“情感经过心灵的赋形活动呈现为个别的

万 

方数据意象和形式”,¨¨¨¨——才得到成功的表现,才是美,才是艺术。科林伍德则对情感给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规定。他指出艺术表现个性化的情感,表现社会化的情感,表现意识化的情感。同时,情感的载体是想象。而表现主义流

派则提出艺术“不是现实,而是精神”、“是表

现,不是再现”的口号。表现主义艺术家们注重对世界主观感受的表现,特别强调内部视野,极力主张表现内在体验和心灵激情,从而反对印象主义一自然主义的单纯摹仿和拍照式的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再现。

例如蒙克,他彻底摒弃了印象主义的传统,

非常注重绘画的情感、精神内容,以其《呐喊》为例。“我和两个朋友一起走着,夕阳西沉,天空变得像血一样红,我忽然无精打采,极度疲倦

地止住脚步,黝黑色的海峡和道路显示着血与火一样的光舌。朋友走着,我却一个人停在那

里因不安而颤抖着,我感到了自然强烈的呐

喊。”“孤独,由于剧烈的痛苦而战栗,我开始意

识到一个发自人类的无法遏制的呐喊。”‘7](H”一个双手抱头,高声尖叫的人形,那被简化的身体和骷髅般的头颅,让人难以辨其性别。人物

站在那斜过画面的桥墩上,桥身的直线同蜿蜒的河流和曲线构成的沙洲,给人的视觉造成强烈的冲击力。阴惨的红色和绿色给人以非常恐

怖的印象,天空如血色的红流,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上方是血与火,那惊悸颤动如人的神经纤维般的线条,在人物形象周围形成一个湍急的漩涡,就像从绝望中迸发出来的回响,使人意识到发自人类本能无法遏制的呐喊,使人惊颤不安。在这幅淡彩画中,惊悸颤动的线条都聚向一个焦点——呐喊者的面部。所有的自然景观都被渲染成了苦恼、绝望与强烈不安的情绪。个人肖像的消失转化为精神状态的阐释。画中利用粗线条与节奏的重点突出,色彩的强烈对比,都加强了绝望的气氛。这种充满了孤独的气氛使人觉得除了尖叫之外别无它法。那种以起伏的永远波动的新艺术运动的曲线为特征,表现出了一种恐惧、动荡和凄惨的氛围。如此动人魂魄地描绘人的精神痛苦,这就是蒙克对孤独和人生体验的真实倾诉,是在生与死边缘上挣扎与绝望,他那十分缠绵和激动的画风表现出强烈的表现主义精神。喁}l脚”这与表现主义美学的艺术表现情感的诉求是一致的。

第lo期向莅:论表现主义艺术与表现主义美学之间的关系

13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表现主义流派与表现“梦”理论对表现主义流派的影响,即希望通过主义美学毕竟是两个不同领域的独立的派别,梦想满足自己自由的需要。而表现主义正是大他们之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

量通过主观幻觉、梦境和错觉,以及扭曲变形等首先,从影响表现主义美学理论的实践背手法来表现生活。表现主义艺术家们常常沉迷景来说,不仅仅是表现主义流派的艺术,19世于无聊的幻想,在幻觉和梦境中寻找对人生和纪末20世纪初产生的崇尚主观情感表现和艺生活的安慰。同时,表现主义提倡的主观感觉术形式的其他现代派艺术诸流派(如野兽派、和内心真实,那种现代人潜意识中的莫名恐惧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均为表现主义美学提感和灾难感,自然而然会变成幻觉和梦境。这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是表现主义美学产生的就为艺术中狂怪怒张一类的表现主题和情感内主要实践背景。

容提供了思想基础,成为早期德国表现主义艺其次,对表现主义艺术产生过影响的理论术家们,甚至20世纪80年代新表现主义画家学说则更为丰富多彩,如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的重要灵感源泉。

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尼采的唯意志论、海德格[参

献]

尔的存在主义学说,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在表现[1]科林伍德.王至元,等.艺术原理[M].北京:中国社

主义艺术家们的作品中得以体现。弗内斯认会科学出版社,1985.

为,德国的“以表现主义著称的运动或者说倾[2]宿好军.表现主义文学研究述评[J].哈尔滨学院学

向、精神,是从包括有各种不同特征的思想氛围报,2004,(10).

中涌现出来的”,¨¨”’其中,尼采的活力论、马[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

社,2001.

里内蒂的未来主义、惠特曼的泛神论和陀斯妥耶夫斯基对下意识的心理探索都起到了重要作[4]刘颖.从勋伯格的音乐看表现主义的美学特征[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1).

用。比如说,尼采对“酒神精神”的推崇给表现[5]赫尔曼?巴尔.徐菲.表现主义[M].北京:三联书

主义流派的运动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尼采店出版社,1989.

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现象,是艺术家生命力的[6]蒋孔阳,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M].上海:上海文

呈现,因此应该着力表现生命中的狂热、激情和艺出版社,1999.

不可遏止的冲动。“进一步的推动来自柏格[7]土方定一.爱德华?蒙克——近代人类心灵的肖像

森,柏格森对‘隐秘的自我上升到表面’这一现画家[J].世界美术,1981,(2).

象作了描述,这一描述是对主观力量的进一步[8]巫明.生命的呐喊心灵的倾诉——爱德华?蒙克

强调和一个根本的变化。不论在什么地方,人的艺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7).

们呼唤的都是自我表象、创造性、狂喜的热情和[9]R?S?弗内斯.艾晓明.表现主义[M].北京:昆仑

出版社,1989.

对传统的无情否定。”归¨乃’此外,弗洛伊德之

责任编辑:浦靖

OnRelationshipBetweenArtofExpressionismandAestheticsofExpressionism

XIANGLi

(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410081,China)

Abstract:Artofexpressionismis

an

art

trendofthoughtsprevailingfromtheearlier20山

century

to

the1930sinthewest.Itembodiedthedevelopmentofexpressionismschoolinthe

fieldsofpainting,music,drama,fiction,filmetc,whileaestheticsofexpressionismwas

one

of

theimportantschoolsofmodemhumanismaestheticsemerginginthelate19“centuryandtheearlier20”century.TherepresentativefigureswereCroceandCollingwood.Artofexpression.

ism

andaestheticsofexpressionismhavesomethingincommon

as

for

thespiritessence.To

someextent,thetwo

schoolsaffectandcorrelatewitheachother,However。there’s

no

corre.

sponding

relationshipbetweenthem.

Keywords:expressionism;artofexpressionism;aestheticsofexpressionism

万 

方数据

五星文库wxphp.com包含总结汇报、资格考试、IT计算机、人文社科、word文档、办公文档、旅游景点以及论表现主义艺术与表现主义美学之间的关系_图文等内容。

本文共2页12


  本文关键词:论表现主义艺术与表现主义美学之间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0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0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7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