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当代美学视野下吕荧美学观点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00:06

  本文关键词:中国当代美学视野下吕荧美学观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吕荧以其独树一帜的美学观点,在当代中国美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他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重新阐释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观点来解决美学问题。今天重新审视吕荧的美学观点不能定格在主观派的认识上,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吕荧的美学观点也凸显出现实的意义。吕荧美学观点的独特性表现在从本质论、认识论和实践论三个方面来阐释他的美学观点,因而相比当时其他美学研究方式,显示出独特的视角。吕荧的美学观点以人为核心,美的问题探讨离不开人。美不仅关系到物,更关系到人的生活,人的观念等,侧重于人这个主体来研究美学问题,对当代美学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且后实践美学一些观点在吕荧的美学观点中也能找到影子。吕荧的美学观点要求文学艺术家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现实实践当中,直面现实,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表现现实,改造现实。因而在文艺观上,吕荧坚持现实主义文艺观,强调文艺作品的“真实”并要求达到“诗”的高度,反对自然主义堆砌生活的枝叶,而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吕荧对创作主体予以高度的关注,他吸收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的观点,要求作家积极投入到实践,发现问题,挖掘社会生活的本质,这对时下文艺创作中主体精神的失落有积极地启示作用。 长期以来,学界对吕荧的美学观点注意不够,不能给予客观的评价,在中国当代美学视野下来考察吕荧的美学观点,应该深挖吕荧美学观点中的精华,以滋补益,嘉惠学人。吕荧的美学观点也带有时代的局限,对吕荧美学观点的研究应该持辩证的眼光,不能一味地夸大吕荧美学观点意义,进而认为中国当代美学应接着吕荧讲。为此,本文在中国当代美学视野下重新审视吕荧的美学观点,着重于具有积极意义的方面,一是为了对吕荧美学观点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澄清人们对其美学认识的误区及阐述吕荧的观点在中国当代美学史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为了揭示出吕荧的美学观点对当下文艺批评与创作实践积极地指导意义。全文除前言结语外分为三章,八节: 论文的前言主要阐释了重新审视吕荧美学观点的重要性,介绍了当今学者在这方面的努力。 论文的第一章对吕荧独树一帜的美学观点进行系统梳理,揭示吕荧美学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内涵以及吕荧探讨美学问题独特的视角。在整体感知吕荧美学观点的基础上,消除人们以往对吕荧美学观点认识的误区,以图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尤其是对吕荧美学观点中有益的方面进行深入地探讨。同时对吕荧美学观点的缺陷与不足进行了分析,给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之路提供一些经验,以启示中国当代美学向前发展。 论文的第二章着重探讨吕荧的美学观点对当代中国美学建构的启迪。吕荧对美学问题的探讨,侧重于人这个主体,因而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吕荧的美学观点对中国当代的后实践美学也有借鉴意义,后实践美学某些观点在吕荧的美学观点中也能找到影子。吕荧运用马克思“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对象化”理论,对人这一主体进行分析,以人类幸福的生活为旨归,突破主客体之间的对立,使人自在自为地生活。吕荧关注现实生活也就是关注人的生存问题,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实践是唯一途径,但不是最终目的,启示着后实践美学。 论文的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着重于对当下中国文艺实践现状的分析,论述吕荧的美学观点对当前文艺批评与文艺创作的启示。中国当前的文艺批评在消费主义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受外国名目繁多的批评标准的影响下,似乎迷失了方向,文艺批评杂象丛生,标准更是泛滥。一些作家在消费主义大潮下,迷失了自己,另有一些作家虽觉察这一现状,虽保持一种紧张关系,但无力挽回局面。作家深入生活的程度不深,不能准确把握现实生活的本质,导致文学的缺乏积极的战斗精神,创作主体的精神得不到张扬,而被无奈的现实淹没。对吕荧现实主义文学精髓的把握,为当下的文学实践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吕荧 观念 视野 内涵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3-09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独树一帜的美学观念11-21
  • 第一节 吕荧美学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11
  • 第二节 吕荧美学观点的内涵11-16
  • 第三节 美学研究中独特的学术视角16-19
  • 第四节 吕荧美学观点的局限性19-21
  • 第二章 吕荧美学观点对当代中国美学建构的启迪21-29
  • 第一节 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建构的启示21-23
  • 第二节 吕荧美学观点与后实践美学23-29
  • 第三章 吕荧美学观点对当下文艺实践的启示29-43
  • 第一节 对文学批评的启示29-34
  • 第二节 对文学创作的启示34-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蔡仪;论美学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批判吕荧的美是观念之说的反动性和危害性[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6年04期

2 李志宏;主观论美本质观再评价[J];江海学刊;1998年05期

3 刘珙;;荧荧之火 拳拳之心——吕荧美学思想述评[J];兰州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4 刘纲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与阐释的三种基本形态[J];文艺研究;2001年01期

5 杨春时;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到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朱立元;“实践美学”的历史地位与现实命运——与杨春时同志商榷[J];学术月刊;1995年05期

7 杨春时;林朝霞;;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的意义[J];学习与探索;2006年05期

8 谭好哲;;吕荧先生的人格精神与学术思想[J];文史哲;2013年01期

9 周来祥 ,邹华;美是符合人的理想的社会生活——吕荧的美学思想[J];文艺研究;1988年05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当代美学视野下吕荧美学观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69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6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