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审美人格及其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12:04

  本文关键词:审美人格及其培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极大加速了社会财富的积累过程,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裕;另一方面,物质财富的积累带来文化的空前繁荣,地域间的经济差异使得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多元化的文化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使人们对于自身、以及与自然、社会和他人之间关系的认识越来越困惑,社会上产生了“人格危机”:伦理失范,精神迷失,情感淡漠,甚至过度自我,鄙视崇高,人文精神的标准日渐模糊。 从美学的意义上来说,人格的危机可以通过审美的深层洗礼,通过审美人格的塑造,提升人格境界来拯救。“审美人格培育”是解决当今社会人格危机的良好方案。审美人格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从人类的发展历程来看,经历着从人化到社会化,再到审美化的过程,人格的发展也必将经历自然人格、文化人格到审美人格的过程。审美人格,将引领人们走向自由、和谐的“审美境界”,人们将实现人性最本质的自由状态。 从教育学的意义上来说,审美人格不会自动形成,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来养成。除了人们自身的审美修养提升,审美教育是实现审美人格的重要途径。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席勒,于18世纪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美育”的概念。古今中外,许多的美学家、教育学家都对审美教育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实践,这对我们当下的审美教育研究和实践有着丰富的启迪。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应该展开对审美人格培育的探索,尝试构建审美人格培育的体系,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位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同时,审美人格培育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过程,需要我们历史的、可持续性的对待和努力。 “审美人格”以及“审美人格培育”是本文研究的主题。“审美人格”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健康人格”。本文通过描述人在生活中的审美,考察审美与人格形成的关系,从而得出“审美人格”的概念,给这个概念一个范围上的界定,描述了审美人格的特征。阐述了审美人格是人的人格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结果,也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人格发展的方向,并从历史上的角度说明了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对审美人格的探索。对于审美人格培育的策略,本文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来说明,分别说明了对于和谐的审美人格、自由的审美人格和创造性的审美人格的培育,指出当今社会审美人格培育的误区,从而分析了家庭美育、学校美育以及社会美育三种重要的美育途径。最后提出,应构建审美人格培育的体系,以促进审美人格培育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
【关键词】:人格 审美人格 审美人格培育 美育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3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导言10-14
  • 一 本研究的选题背景10-11
  • 二 本研究的意义11-12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3-14
  • 第一章 审美人格的含义与特征14-22
  • 一 人与审美14-17
  • 二 审美人格的内涵17-19
  • 三 审美人格的特征19-20
  • 四 健康人格与审美人格辨析20-22
  • 第二章 审美人格的形成和特征22-29
  • 一 人的发展与审美人格生成22-24
  • 二 人格危机与审美人格重建24-27
  • 三 审美人格:中西方的共同追求27-29
  • 第三章 审美人格培育的策略29-48
  • 一 审美人格培育的方式29-36
  • 二 审美人格培育的误区36-38
  • 三 审美人格体系培育的途径38-43
  • 四 构建审美人格培育体系43-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5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焦岚;唐菁华;胡娟;郭秀艳;;人格障碍对审美心理的影响研究述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焦岚;黄春丽;;大学生人格障碍对其审美心理影响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05期

3 张弛;;关注人的生存、生长与生成:现代职业教育目的解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3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焦岚;心理生活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审美人格及其培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4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5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