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审美教育与当代信仰建构

发布时间:2017-04-26 07:10

  本文关键词:审美教育与当代信仰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信仰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力量,是个体对终极价值的把握和追求,是对有限生命的无限超越,它引导人们追寻着生命存在的意义。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信仰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审美教育经历了中西方数千年的实践,证明了其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完善人格、辨别美丑的功能,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其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指向性。本文着眼于当下信仰问题,论证了审美教育在解决当下信仰问题中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审美教育在中外发展的历史,探讨了审美教育在历史发展中对人自我实现的积极作用。并梳理了信仰的理论内涵,从学术的角度正确的把握其内涵,进而分析当下中国信仰现状,提出当下中国信仰问题的存在,并探寻当下信仰问题的来源,在明确、追寻历史回顾基础上,理清当代中国信仰问题现状,并在总结传统解决信仰路径的基础上,探寻为解决当代问题提出的新思路——以审美教育为新的、合理的、可行的途径解决当代中国信仰问题。从信仰的终极关怀性和审美教育的根本旨归入手,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基础论述了审美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并阐释了信仰的终极关怀是实现人的自我超越,从而论证审美教育与信仰的内在一致性,来证明审美教育对于信仰建构的理论可行性,进而提出了审美教育在解决当下信仰问题时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并阐释应以审美教育引导当下信仰建构的何种样态。分析了信仰建构在当下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意义,并从现实可行性的角度分析当下实施审美教育的有利条件,最后提出以审美教育培养人的情感、为社会提供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我国全民族精神素质的提升,从而解决当下中国的信仰问题。本文从理论出发,深入分析信仰的本质内涵及特性,关注审美教育与信仰的内在一致性,使文章的论证从理论的高度提供解决问题的内在机制,并从制度、政策等角度出发为问题的解决提出现实可能性。
【关键词】:审美教育 信仰 信仰建构 自由全面发展 按照美的规律塑造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3-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4
  • 一、本领域研究现状9-12
  • 二、理论与现实意义12-14
  • (一)理论意义12-13
  • (二)现实意义13-14
  • 第一章 审美教育与信仰的理论资源14-22
  • 一、审美教育理论的历史演进及现代表征14-16
  • (一)西方审美教育思想的历史溯源14-15
  • (二)中国审美教育思想的历史回顾15-16
  • 二、信仰的内涵及功能16-18
  • (一)信仰的界定16-17
  • (二)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17-18
  • 三、当代中国信仰现状18-22
  • (一)当代中国信仰问题的社会呈现19-20
  • (二)信仰问题的本质探析20
  • (三)解决信仰问题的传统路径选择20-22
  • 第二章 审美教育的根本旨归与信仰终极关怀的内在一致性22-27
  • 一、信仰的终极关怀:实现人的自我超越22-24
  • (一)信仰的人格塑造功能22
  • (二)信仰对社会拥有共同精神准则的引导22-23
  • (三)信仰的本质是实现人的自我超越23-24
  • 二、审美教育的根本旨归: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4-27
  • (一)“全面发展”的含义24-25
  •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规定与历史规定25
  • (三)审美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25-27
  • 第三章 审美教育引导信仰重建的意义27-36
  • 一、实施审美教育的现实性有利条件27-29
  • (一)制度和政策的保障27-28
  •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28-29
  • 二、审美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力量29-30
  • (一)审美教育引导人们处理好与自身和谐相处的关系29
  • (二)审美教育在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中有着重要作用29-30
  •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离不开审美教育的维系30
  • 三、审美教育是建构当代中国信仰的重要途径30-36
  • (一)审美育人30-32
  • (二)审美化人32-34
  • (三)审美树人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1
  • 个人简历41-42
  • 后记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慧珍;信仰及其危机和转机——从真理和价值的视角看[J];哲学动态;2002年12期

2 李云华;民间信仰与宗教[J];中国宗教;2004年09期

3 陈建坡;;“‘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编纂研讨会”综述[J];文史哲;2006年01期

4 李春勇;;作为理性的科学与作为信仰的宗教[J];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5 吾淳;;理解信仰问题的主要视角[J];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02期

6 尚悦;张大健;;信仰的现代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2期

7 许纪霖;金泽;晏可佳;李向平;何光沪;童世骏;;信仰的中国经验[J];南风窗;2010年26期

8 李向平;;信仰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建构——中国社会“信仰关系”的人类学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9 李向平;;中国改革及其信仰转型[J];文化纵横;2013年01期

10 任忱;;关于信仰界域的思考[J];晋阳学刊;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勇;;作为理性的科学与作为信仰的宗教[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信仰的思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3 邵龙宝;;中国人的信仰问题与精神世界探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4 黄海德;;中外学术界关于“中国民间信仰”概念的认知与检讨——附带论及中国社会中宗教与社会的联系与互动关系[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5 王必金;;浅谈明溪客家人的宗教和民间信仰[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6 王玉j;;论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任容;;信仰的两大支柱——价值之真与真理之真[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邓晓芒;;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国银;;工业化过程中的信仰问题探讨[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孔润年;;试论信仰与道德的关系[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兆善;和谐需要信仰的力量[N];人民铁道;2007年

2 姜国峰;深入理解马克思的信仰观[N];吉林日报;2008年

3 华东师范大学 李向平;中国信仰的纠结与困顿[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华东师范大学 李向平;崇高的信仰依托于好的社会[N];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刘建军;信仰,既复杂又简单[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韩东;信仰不是空谈[N];南方周末;2011年

7 中共永州市委书记 张硕辅;让红彩信传承信仰的力量[N];湖南日报;2012年

8 郑雄;如何信仰[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地委副书记 行署专员 艾则孜·木沙;毫不动摇地坚持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的原则[N];和田日报(汉);2013年

10 齐善鸿;信仰到底信什么[N];中国经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艳华;信仰的人学价值意蕴[D];吉林大学;2004年

2 方钦;经济制度的信仰基础[D];复旦大学;2008年

3 谷生然;社会信仰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王霖;早期中国罗汉信仰及图像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

5 郭伟全;分裂的忠诚与信仰的边界[D];北京大学;2013年

6 李利安;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演变及其向中国的传播[D];西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惠芳;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中青年的民间信仰[D];山西大学;2012年

2 贾雪娇;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城市化进程中的民间信仰[D];山西大学;2013年

3 吴丹;关于农村“民间信仰”的功能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年

4 杜妮;晋东南三]U信仰与民间社会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5 金f^昀;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信仰主题[D];湘潭大学;2015年

6 李剑海;明清以降广西郁江流域多元共生的民间信仰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孙默旖旎;审美教育与当代信仰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8 张志强;论当前我国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成因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岩磊;生命意义的反思与澄明—信仰的生存论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曲莹莹;论信仰视角下的美育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审美教育与当代信仰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7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7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5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