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浅析康德美学的四个契机的内在联系

发布时间:2017-04-26 09:10

  本文关键词:浅析康德美学的四个契机的内在联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康德美学的四个契机代表了康德对美的本质的系统理解,,所以对这四个契机的解读以及对诸契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就构成理解康德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契机和第三契机都不约而同的涉及到了美与快适和善的差别,而且第一契机和第三契机也都可以用来论证审美判断主体的目的和被判断对象的形式。第一契机中先指出审美判断是不涉及任何利害关系的,但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那做这种审美判断的目的是什么,康德在第三契机中又进一步解释了审美判断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为审美无利害的理论找到了合理的理论依据。第一契机和第三契机在理论上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第一契机和第三契机这两组理论为纯粹的审美判断建立了一个十分理想的判断环境。无利害感和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两个条件的保证之下可以达到毫无偏袒的纯粹的审美判断。混入了利害关系或快适等偶然的因素在审美判断之中,则不能达到纯粹的审美判断,而审美无利害和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则解决了将这些偶然因素排除到审美判断之外的问题。利害关系以及感官上的快适等都会妨碍审美判断的自由选择,所以必须坚持审美无利害和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关点,将利害关系或感官快适等这些偶然的因素过滤掉。所以在审美判断中坚持第一契机和第三契机的理论是做出纯粹的审美判断的理想选择。 第二契机的最重要的核心概念“普遍性”和第四契机中的“共通感”从字面的意义上看,这二者应该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第二契机和第四契机中的两个关键词来看,“普遍性”和“必然性”从逻辑上讲就是相通的,普遍性可以证明必然性的存在,必然性也可以反过来证明普遍性的合理。并且第二契机的普遍性在无概念的情况下何以可能的问题第二契机里没有充分的做出解释,通过第四契机的“共通感”来解释无概念的普遍性何以可能的问题也体现了第二和第四契机理论上相通的特点。这两点的相同性使得第二契机和第四契机成了一个整体,进而也使得康德的审美判断成为一个相对规整的理论体系。 四个契机的关系错综复杂,但可分成横面和纵面两类关系。就纵面关系说,它是第一、第二个契机作为一个层次,第三。第四个契机作为一个层次,正如上面提到的那样,两个层面即具有延续性,又是外在和内在、表现和根据的关系。就横面来说,涉及到的是第一契机和第二契机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三契机和第四契机的关系。关于美的分析论的第一、第二个契机是说明既然美是主观的情感,那么这种情感有何性质,康德指出具有无功利性和无概念的普遍性两种性质;第三、四个契机实际上是从更深的层次揭示了上述性质的根据;而“对分析论第一章的总注释”标题下的文本又进一步将四个契机归结到了想象力和知性的和谐运作。这实际上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分析构架。
【关键词】:美的分析论 四个契机 审美无利害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3-091;B516.3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导言10-16
  • 1.1 美的分析及其四个契机10-11
  • 1.2 由浅入深的分析层次11-13
  • 1.3 四个契机的关系13-16
  • 第2章 第一契机与第三契机的关系16-29
  • 2.1 第一契机:美——无关利害16-22
  • 2.1.1 美的愉悦的无利害性17-18
  • 2.1.2 审美无利害的来源18-20
  • 2.1.3 美与善和快适无关20-22
  • 2.2 第三契机:目的与合目的性22-26
  • 2.2.1 无目的为何可以合目的性23-25
  • 2.2.2 美的理想25-26
  • 2.3 第三契机是对第一契机的延伸26-29
  • 第3章 第二契机和第四契机的关系29-41
  • 3.1 第二契机:无概念的普遍性29-33
  • 3.2 审美判断的必然性—“共通感”33-39
  • 3.3 第二契机和第四契机之间的联系39-41
  • 第4章 美的分析论的总结41-45
  • 4.1 四个契机的内在联系41-43
  • 4.2 康德美学的影响43-44
  • 4.3 审美态度44-45
  • 参考文献45-47
  • 后记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友峰;;西方文论关键词 审美共通感[J];外国文学;2011年03期

2 李天铭;;康德审美批判力美的分析及其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张静宜;;浅析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4 石若凡;;对康德的鉴赏判断四契机的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房运梅;董希文;;论康德审美第三契机理论中的形式美[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邓晓芒;审美判断力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J];文艺研究;2005年05期

7 梁海钢;论康德审美四契机理论中二、四契机之异同[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朱志荣;论康德审美的四个契机理论及二、四契机的关系[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叶秀山;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J];浙江学刊;2003年03期

10 邓晓芒;康德历史哲学:“第四批判”和自由感——兼与何兆武先生商榷[J];哲学研究;2004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浅析康德美学的四个契机的内在联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8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1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