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近三十年王朝闻美学思想研究的问题阈

发布时间:2017-04-30 14:10

  本文关键词:近三十年王朝闻美学思想研究的问题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王朝闻是一位理论跨度大、著作丰富、特点鲜明的通艺而谈美的中国当代美学家。我们可以将对他的美学思想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前,研究形成热潮,更多的人认为其美学是一种艺术美学,对其美学思想的研究也是从艺术研究的角度出发,从艺术创作、艺术欣赏等角度着眼来阐释其美学思想,但审美关系的思想贯穿其中;1992年至2000年,研究成果较少,绝大多数文章收集在《学术与人生》合集里面,涉及广泛,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议题;新世纪后,研究开始复苏,虽然其论述仍不脱离艺术理论,但其重点已悄然转向为对审美关系的评述。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各阶段论述的主要问题入手,即关于美和美感的本质论、艺术论各方面的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整体上窥探王朝闻美学思想的研究现状进而达到对王朝闻美学思想的再认识。 然而,美的本质只是一个美的理想,美感的本质也只是对审美状态的抽象描述,关于艺术的理论也只是指导人们如何创造出更美的审美对象,所有这一切,局限于学术的狭小范围,实则无法与真正的审美而自由的人生发生联系。美,无关学术,而只存在于真正的人生,而学术只是用来研究人生。所以,王朝闻认为,人生应该艺术化、审美化、情趣化,而美育则在人生审美化、艺术化和情趣化中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本文的第一章写当前研究的整体现状,取得的成绩反映出的是研究的不全面和滞后;第二章写美论和美感论研究,就美论而言,逐渐形成实践+关系的美学本体论,而针对美感论,研究者一致认为美感是人本质的反映;第三章写艺术论研究,在传统的艺术本质论、创作论、欣赏论基础上,突出了创作与欣赏的关系论;第四章则写王朝闻的美育论,指出美育与审美经验和审美趣味的联系。
【关键词】:王朝闻 美学 艺术 审美关系 美育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1章 绪论:王朝闻美学思想研究的现状7-16
  • 1.1 王朝闻美学研究的总体状况7-9
  • 1.2 王朝闻美学整体特色的研究9-16
  • 1.2.1 王朝闻美学思想发展阶段的问题9-11
  • 1.2.2 王朝闻美学的定位问题11-13
  • 1.2.3 王朝闻美学的特色问题13-16
  • 第2章 王朝闻美和美感的本质论研究16-29
  • 2.1 王朝闻的美:实践+关系的本体论16-22
  • 2.2 王朝闻的美感论:人本质的反映22-29
  • 2.2.1 美感的根源:人的主观能动性22-26
  • 2.2.2 王朝闻的审美心态论26-29
  • 第3章 王朝闻艺术论研究29-55
  • 3.1 王朝闻的艺术本质论:美论的进一步深化29-35
  • 3.2 创作与欣赏关系论:对立中的适应、统一中的提高35-42
  • 3.2.1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36
  • 3.2.2 审美创作与审美欣赏:对立中的适应、统一中的提高36-39
  • 3.2.3 此理论的缺陷及解决办法39-42
  • 3.3 王朝闻的艺术创作论:坚守与适应42-49
  • 3.3.1 王朝闻的审美创作过程42-44
  • 3.3.2 审美创作的重点或者本质44-47
  • 3.3.3 审美创作的规律及技巧47-49
  • 3.4 王朝闻的艺术欣赏论:形象的再创造、思想的再评价49-55
  • 第4章 王朝闻的美育论55-63
  • 4.1 美育与审美经验55-58
  • 4.2 美育与审美趣味58-63
  • 结语: 审美活动·美育63-66
  • 参考文献66-68
  • 致谢:欲去还留68-70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朝闻;;王朝闻先生给马岭的信[J];美与时代(中);2011年08期

2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投稿须知[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3 谭容培;;原创的美学——评颜翔林的《后形而上学美学》[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陈贺芝;;王朝闻与武强民间年画[J];中国美术馆;2011年06期

5 张琼;;台湾新电影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8期

6 杨颖;汤伟丽;;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文学状况[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7 ;约稿启事[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8 石艺X;;科学为基 与时俱进——我眼中的美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9 潘天波;胡玉康;;漆艺,生活与美学——论现代漆艺的生活性与当下性[J];美与时代(中);2011年08期

10 李志艳;;实践性侧重:美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柯平;;美学研究中的可能缺漏(提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朝闻;;王朝闻同志的开幕词[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3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及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年会在厦门大学举行[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4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胜利闭幕 成立学会 通过章程 选举理事并提出学会工作计划和建议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5 马莉;肖光来;;运动美学理论研究的突破与转向[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赵志英;;中国体育美学研究现状与未来思考[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全国高校美学研究会选出新的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8 ;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召开会员大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9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黄应全;;从美学研究看学术的功利性与超功利性[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悦笛;美学研究的“本土方法”哪去了?[N];文艺报;2005年

2 蔡武 文化部副部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文章;隆重纪念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 雕塑家王朝闻先生百年诞辰[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梁江;王朝闻美术批评特色回顾[N];文艺报;2005年

4 张晓凌;怀念恩师王朝闻[N];中国艺术报;2004年

5 山西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山西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导师 齐峰;美学研究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2009年

6 记者 单三娅;王朝闻百年诞辰座谈会举行[N];光明日报;2009年

7 董学文;美学研究的科学化转向[N];文艺报;2011年

8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博导 梁江;王朝闻:朝闻道,夕死可矣[N];社会科学报;2005年

9 李修建;直面器物的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9年

10 李延祺;依依惜别王朝闻[N];中国文化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纪;汉代美学中的身体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2 赵苏妙;篮球运动之美学阐释[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张政文;批判哲学框架中的康德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4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郝春燕;王朝闻审美关系论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江涛;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7 刘丹凌;苏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王深;体育课程美学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周舒;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宗泽;近三十年王朝闻美学思想研究的问题阈[D];西南大学;2008年

2 吴丹;土家族木制家具美学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单永军;中国古代文学中诗与酒交融现象的美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程云华;虚拟工业设计及其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韩平;奥运会吉祥物的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勋祥;虚拟现实技术与美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江小敏;词句印美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超;论卡西尔符号论文化哲学的美学价值[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崔爽;王朝闻文艺思想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陶斯敏;王朝闻新艺术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近三十年王朝闻美学思想研究的问题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37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2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