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逻辑—心理”结构

发布时间:2017-06-28 10:10

  本文关键词:“逻辑—心理”结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现当代西方人文主义哲学美学思潮其心理学色彩浓厚,关注人的“非理性”世界是这一思潮的致思路向;科学主义则在逻辑—理性的层面上细致考究;而统一协调逻辑与心理的努力从未被放弃过。本文着手解决的问题是:康德哲学美学在解决逻辑与心理的关系问题上有何探索?它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美学的繁荣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应该如何把握? 在康德整个哲学美学体系中,想象力的地位相当重要,它与无意识几乎是同名的,它是人的另外一个主体性(潜主体性)。想象力的两个图式—认知图式和审美图式都是“逻辑—心理”结构体,它们在统一协调(先验)“感性—知性—理性”等各种认识机能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看到,逻辑与心理的统一协调建立在想象力(无意识)的地基上,并且在审美活动中,逻辑试图规范心理的时候,已使自身严重挫伤,心理冲破逻辑防线的要求日益强烈。“逻辑—心理”结构体事实上的存在,以及逻辑在这个结构体中单方倾斜,其意义十分深远。沿着康德的思路,现当代西方哲学美学呈现了“逻辑”、“心理”、“逻辑—心理”统一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其中“心理”的繁荣是空前的。 现当代西方哲学美学的发展,离不开康德哲学美学体系中潜藏的“逻辑—心理”结构体。论文中概括,陛地论述了它对现象学运动的影响,认为,哲学心理化足现象学运动的一大特征,从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走的是心理学不断强化的道路,这是对康德这一结构体精神实质的深入领悟。 探讨康德哲学美学体系的“逻辑—心理”结构体,其现实意义也很重大。只有牢牢把握、协调好这一结构体,才能更好地了解人的本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想象力 哲学认识论 现象学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0
【分类号】:B83-0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5
  • 引言5-6
  • 一 背景追踪及其可能性的超越作用6-9
  • 二 各种认识机能的具体透视9-12
  • 三 “审美是认识机能的和谐”的理论分析12-21
  • 四 “逻辑—心理”结构的进一步提炼及其原因分析21-27
  • 五 本命题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美学的意义27-32
  • 结论32-33
  • 注释33-34
  • 参考文献3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亮;;浅谈逻辑学知识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0年13期


  本文关键词:“逻辑—心理”结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3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493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1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