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中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中的暴力美学

发布时间:2017-07-01 11:23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中的暴力美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标语、口号是我国党政在革命、建设过程中广泛运用的政治传播方式,作为激发民众情感、进行社会动员的基本手段。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改革开放,标语、口号以铺天盖地之势渗透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上个世纪中国最显著的政治文化景观,在我国的现代化历史进程起到独特的作用。但其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在新的时代环境中,政治标语、口号在式微中寻求转型。 本文从美学角度,结合哲学、政治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政治标语、口号进行考察,认为中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是一种煽动性、情性的政治传播模式,其情感属性为美学研究的切入奠定了逻辑起点。 中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是一种内在地充满社会制约及政治规约的“暴力符号”体系,与革命战争、阶级斗争等“直接暴力”密切相关,其暴力性主要体现在渗透、排斥等“结构性暴力”和“文化暴力”上。因此,中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展现出迥异于我国传统中和美学的暴力美学风格,其暴力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本质上的暴力性、激情煽动性、能指上强烈的感官刺激、所指上内在的精神压迫四大方面。 在这个基础上,本文进而分析、归纳了土地革命战争至建国初期、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四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标语、口号的暴力美学发展形态及其所折射的精神实质;继而逐步对其审美价值、存在的根源作出深入考察。最后得出结论并从和谐政治美学的真正内涵和必然要求出发,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与积极探索的美学目标上,对政治标语口号的改进与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对新时期政治传播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对建构和谐社会、实现真正的“自由王国”作出有益思考。
【关键词】:中国 现代政治标语口号 暴力美学 激情煽动 情感结构 理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9
  • 1 标语、口号的研究现状11-16
  • 1.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11-14
  • 1.2 海外相关研究成果14-16
  • 1.3 对现有成果的评析16
  • 2 研究对象和思路16-17
  • 3 研究意义、目的和方法17-19
  • 3.1 研究意义17-18
  • 3.2 研究目的18
  • 3.3 研究方法18-19
  • 第一章 我国政治标语口号的暴力美学特征19-28
  • 1.1 我国政治标语口号及其暴力美学界定19-23
  • 1.1.1 政治标语、口号及政治传播19-21
  • 1.1.2 政治标语口号的审美表现形式21-22
  • 1.1.3 政治标语口号的“暴力美学”含义22-23
  • 1.2 我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的暴力美学特征23-27
  • 1.2.1 本质上的暴力性23-24
  • 1.2.2 激情煽动性24-25
  • 1.2.3 能指上强烈的感官刺激25-26
  • 1.2.4 所指上内在的精神压迫26-27
  • 小结27-28
  • 第二章 我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暴力美学的历史发展形态28-40
  • 2.1 土地革命至建国初期:发端与形成28-31
  • 2.1.1 土地革命红色标语28-29
  • 2.1.2 抗日战争标语口号29-30
  • 2.1.3 解放战争时期标语口号30
  • 2.1.4 建国初期标语口号30
  • 2.1.5 以暴力抵抗敌人,实现自由独立30-31
  • 2.2 大跃进时期:虚幻与失真31-33
  • 2.2.1 大跃进标语口号31
  • 2.2.2 以暴力征服自然31-32
  • 2.2.3 以精神暴力征服感性生命32-33
  • 2.3 文革时期:扭曲与极端33-36
  • 2.3.1 红色标语口号33-34
  • 2.3.2 白色标语口号34-35
  • 2.3.3 以暴力征服人性35-36
  • 2.4 改革开放:延续与转型36-37
  • 2.5 我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暴力美学的特点37-39
  • 2.5.1 暴力性与非理性相互交织37-38
  • 2.5.2 暴力诉求以实现国家、集体利益为价值依据38
  • 2.5.3 “大一统”的集权主义美学追求38-39
  • 小结39-40
  • 第三章 政治标语口号暴力美学的审美价值40-55
  • 3.1 政治标语口号暴力美学的主要审美价值类型40-43
  • 3.1.1 壮美与崇高40-41
  • 3.1.2 悲情与悲剧41-43
  • 3.1.3 滑稽和荒诞43
  • 3.2 灌输、渗透功能对“情感结构”的塑造作用43-50
  • 3.2.1 以爱国主义形成情感核心44-47
  • 3.2.2 以理想“乌托邦”构造“盛世情结”47-48
  • 3.2.3 以利益共同体巩固忠诚48-49
  • 3.2.4 以理性崇高抑制感性欲望49
  • 3.2.5 以魅力中心凝聚向心力49-50
  • 3.3 我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暴力美学的历史价值50-53
  • 3.3.1 实现意识形态的想象与激情50-51
  • 3.3.2 有助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与巩固51-52
  • 3.3.3 政治合法化与社会化的实现与推进52-53
  • 小结53-55
  • 第四章 标语口号暴力美学的产生根源55-64
  • 4.1 历史现实层面55-57
  • 4.1.1 崇武尚力适应救国图存55-56
  • 4.1.2 国权与民权二元关系的失衡56-57
  • 4.1.3 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57
  • 4.2 思想文化层次57-60
  • 4.2.1 暴力叙事的普遍合法性57-59
  • 4.2.2 暴力是实现理性启蒙的强力手段59-60
  • 4.3 民众接受层面60-62
  • 4.3.1 群体具有激情盲从易感染的非理性60-61
  • 4.3.2 群体意识压倒人性自由61
  • 4.3.3 救国图强压倒理性启蒙61-62
  • 小结62-64
  • 结论与反思64-67
  • 参考文献67-70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0-71
  • 致谢71-72
  • 附件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钱中文;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理论[J];东南学术;2002年02期

2 骆冬青;论政治美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冯宪光;人民美学与现代性问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06期

4 蔡拓;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承鹏;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巧云;汉英标语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佳;上海市区户外非商业性标语口号有效性的社会语言学调查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翟楠;隐藏在“标语”背后的世界[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现代政治标语、口号中的暴力美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5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05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9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