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洛特曼与“去黑格尔化”

发布时间:2017-07-06 06:16

  本文关键词:洛特曼与“去黑格尔化”


  更多相关文章: 洛特曼 去黑格尔化 绝对理念 内容与形式二元论


【摘要】:中西方文论界对洛特曼的评价存在明显差异,根源之一,在于对待黑格尔的态度。洛特曼"去黑格尔化"的目的,是破除"内容与形式"二元论,以"思想与结构"更新对文学的传统看法。洛特曼"去黑格尔化"的切入点是语言,他抛开审美理念问题,重新探讨艺术起源,从"语言与信息"的关系出发,对人类社会何以需要艺术的问题,作出了全新解释。洛特曼"去黑格尔化"的平台在课堂,他肯定文论的教育属性,提出文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讲台,将"应用于文学研究的教学法"元素融入文论内涵。在学术史上,被"去"者与成功的"去"者,是永远都会受到后人尊崇的。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洛特曼 去黑格尔化 绝对理念 内容与形式二元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洛特曼研究与中国当代文论新视角”(05BZW011)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西方思维批判与文艺学基础理论的更新及回归”(11WYXM003)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在当代中国文论界,提起苏俄文论家,人们一般都会首先想到雅各布森、施克洛夫斯基、巴赫金、普罗普等人;最为人熟知的苏俄文论,则莫过于形式主义、叙事学和复调理论等等。洛特曼①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就开始传入中国,但长期以来往往被当作俄国形式主义的余脉,名气远不如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静;;论阿多诺对审美愉悦感的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张静静;;人类苦难与艺术困境——论阿多诺的“奥斯威辛”命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方维保;托洛茨基与中国现代左翼文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李长成;;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批判的理论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陈文忠;;文学是人学,文论即人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李雅菲;张红跃;;浅析阿多诺的“中介”范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7 王列生;知识增长的四种方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金松林;;通俗化·本土化·生活化——当前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齐长立;辩证法:马克思怎样改造了黑格尔[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10 陈岸瑛;关于“乌托邦”内涵及概念演变的考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明;;现代性批判与“启蒙的辩证法”[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何怀远;;“生产主义批判”的历史和逻辑[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3 刘怀玉;;从Praxis到Poiesis——论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哲学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生存本体论理解[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4 陈诚;;30年来文学本体论研究的进展与问题[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5 郭跃辉;;新时期外来文论教材对我国文学理论观念的影响[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6 乔国强;;用异端向正统挑战的阿多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7 王有全;;高职教育功利性的分析[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白刚;;哲学的政治实现与政治的哲学实现——马克思和阿伦特政治哲学的不同路径[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曹顺庆;王超;;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中国化道路——对“中国文学批评”学科史的反思[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10 杨丽婷;;“虚无主义”及其争辩:一种思想性的梳理[A];“虚无主义、形而上学与资本的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清竹;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异;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实践与认识关系思想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于永坤;传统辩证法的解构与批判的辩证法的重建[D];吉林大学;2011年

7 许勇为;马尔库塞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中起;理性主义的范式转换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宋朝普;青年卢卡奇对现代性的批判[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操奇;主体视界中的文化发展论[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3 陈章;“Being”、“Ontology”、“Metaphysics”的内涵及关系[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唐静;“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荣建;“否定的辩证法”核心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杨晓利;鲁滨逊故事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海婷;大形式:形式—手法—功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曾喜云;论詹姆逊对结构主义的阐述[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汪巳博;当代辩证法的宽容精神[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1年

10 刘小杏;从接受美学看朱自清散文英译中的意境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献平;从理性到非理性──试评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的悲剧理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2 王坤;西方现代美学与艺术独立理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张媛;;浅析黑格尔的美学思想[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05期

4 杨小清;;黑格尔美学泛神论思想辨剖[J];惠州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5 戴前锦;;简论黑格尔美本质思想[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S1期

6 李满;;审美是一种自我同一性体验——中德古典美学专题比较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7 郑涌;;异化、扬弃概念与黑格尔美学[J];文学评论;1980年06期

8 曾繁仁;;试论黑格尔的艺术典型论——兼与薛瑞生同志商榷[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9 王德和;审美领域——自由而和谐的绝对境界[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10 胡瑞昌;从西方哲学史看先秦道家哲学的“道”[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强;反美容之冲击与进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妍慧;“表现性形式”的历史呈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千帆;从哲学到美学:阿多诺摹拟概念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鹏;朱熹与黑格尔:“历史世界”、哲学思想及美学思想之比较[D];新疆大学;2008年

2 程铧;自然美:从康德、黑格尔到阿多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25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25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7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