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技术与感性——在麦克卢汉、海森伯和庄子之间的互文性阐释

发布时间:2017-07-17 09:06

  本文关键词:技术与感性——在麦克卢汉、海森伯和庄子之间的互文性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麦克卢汉 海森伯 庄子 统一场 感性 美学


【摘要】:以麦克卢汉对海森伯和庄子的援引和评论为根基,以技术与感性为中心议题,本文试图建立起三位思想家之间的互文性阐释。在此互文性阐释中,海森伯徘徊在主体统一场和客体统一场之间,而麦克卢汉则径直从电子媒介技术走向主观统一场。庄子是这两个极端的综合和超越,即在感性活动中通达世界本身。对于他们三人来说,现代技术通向的是美学。换言之,现代技术内在地具有美学的维度。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关键词】麦克卢汉 海森伯 庄子 统一场 感性 美学
【基金】:国家社科金项目“日常生活理论与当代审美意识形态研究”[项目编号:10BZW010]之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091
【正文快照】: 将麦克卢汉、庄子、海森伯放在一起谈论可能具有先天性的障碍,一是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文化或理论系统;其二,麦克卢汉论及庄子和海森伯的文字少之又少,“文献”“不足征也”。但是对于“技术”这一堪以界定现代社会的主题,他们三位的思想则是异乎寻常地丰裕,且贡献甚巨。麦克卢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云波;狄拉克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颜晓峰;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与思维方式变革[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闫鸿斐;姚刚;;伽利略的数学实验方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3期

4 李醒民;;科学方法的特点[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5 葛艳红;;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技术[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6 续佩君;关于电磁场物质观的教学[J];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7 郝苑;孟建伟;;论西方科学的人文背景[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范红亚;范红领;;试论自然哲学中“自然”含义的演变[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周昌忠;“天人合一”和“主客相分”理论的哲学比较[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李醒民;;必要的张力:在科学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之间[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倩春;;以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推动文化创新[A];2012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哲学会分论坛“哲学发展与文化建设”论文集[C];2012年

2 程倩春;;以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推动文化创新[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海琴;玻耳兹曼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2 卓么措;藏传佛教艺术传承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定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田松;惠勒科学哲学思想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郝凤霞;技术的社会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5 廖雪伶;佛学与现代自然科学对话之实质[D];四川大学;2005年

6 钱之佳;科学与理性[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哲;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李洁;传播技术与共同体:文化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7年

9 杜建国;语言、意向与存在[D];山西大学;2007年

10 杨足仪;心灵哲学的脑科学维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52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52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5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