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存在的本源视域:时间性

发布时间:2017-07-17 14:32

  本文关键词:存在的本源视域:时间性


  更多相关文章: 此在 存在 时间性 时间观 审美活动


【摘要】:时间问题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因为它与存在密切相联,时间观念最根本、最有效地反映了存在问题,但是不同时间观念反映的形式不同。客观时间以割裂、分离的方式与存在建立关联,生存为时间所割裂,外物对人的束缚发挥到极致;主观时间则以驾驭、统摄的方式建立与存在的关系,人的存在完全占有时间,主体作用被发挥到极致。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思想是对主、客观时间思想的整合,他认为时间的本质是时间性,时间性由“将来”、“当前”、“曾在”三部分组成,其中“将来”具有本源优先性,“曾在”具有源始奠基性,“当前”具有适时绽放性,三部分的运行共同承载操心的意义。因此,时间性的最本质特征——本源性——是洞察存在的本源视域。而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作为人类存在的两种方式,必然也是在时间性思想主导下进行的,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实质上就是此在时间性的“到时”与“绽放”。从而可见,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的普遍机制。
【关键词】:此在 存在 时间性 时间观 审美活动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3-0;B516.5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1
  • 第一章 海德格尔时间性思想产生的背景以及历史上对于时间的研究状况11-22
  • 1.1 海德格尔时间性思想产生的背景11-12
  • 1.1.1 战后思想困境催生新思想11
  • 1.1.2 形而上学发展的内在要求11-12
  • 1.1.3 早期宗教思想的熏陶12
  • 1.2 西方哲学史上的时间观念及其问题12-22
  • 1.2.1 客观时间观念的发展13-17
  • (一)、柏拉图:时间与存在的首次背离14-15
  • (二)、亚里士多德:时间与存在背离的根本性奠基15-16
  • (三)、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客观时间观念:时间与存在的根本“决裂”16-17
  • 1.2.2 主观时间观念17-20
  • (一)、圣·奥古斯丁:时间依寓于心灵17
  • (二)、康德:时间是内感官的先天形式17-18
  • (三)、柏格森:时间是内在生命流的绵延18-19
  • (四)、胡塞尔的时间观:时间是意识流的运动19-20
  • 1.2.3、小结20-22
  • 第二章 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思想22-37
  • 2.1 时间性及其相关问题22-33
  • 2.1.1 此在(Dasein)22-24
  • 2.1.2 时间性的三个维度及其关系24-30
  • 1、将来——本源优先性24-26
  • 2、曾在——源始奠基性26-27
  • 3、当前——本源的适时绽放性27-29
  • 4、将来、当前与曾在:三维一体的有机循环29-30
  • 2.1.3 时间性——时间的本质30-32
  • 2.1.4 时间性与空间32-33
  • 2.2 海德格尔时间性思想的意义与局限性33-37
  • 第三章 海德格尔时间性思想的美学价值与意义37-48
  • 3.1 时间性思想在艺术作品中的“到时”38-43
  • 3.1.1 艺术作品对“存在”的天然内蕴38-39
  • 3.1.2 真理:世界与大地争执的结果39-41
  • 3.1.3 世界——时间性的开启41-43
  • 3.2 审美活动中时间性的“绽放”43-48
  • 3.2.1 “将来”——审美活动源始动力44-45
  • 3.2.2 “曾在”——审美活动发生的源泉45-46
  • 3.2.3 “当前”——审美活动发生的舞台46
  • 3.2.4 小结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牛宏宝;;时间意识与中国传统审美方式——与西方比较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张一兵;;探索海德格尔之路中的迷失和可能的光亮[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王恒;海德格尔的时间性疏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4 刘彦顺;;从“时间性”论“本质主义”文艺学的终结[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张志伟;;哲学的未来·人类的未来[J];学术月刊;2012年04期

6 张汝伦;;《存在与时间》为什么重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倪梁康;;胡塞尔早期内时间意识分析的基本进路[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554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54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9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