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陈怡交响乐作品中的“多重结构”解读

发布时间:2016-12-20 08:00

  本文关键词:陈怡交响乐作品中的“多重结构”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音乐学院》 2010年

陈怡交响乐作品中的“多重结构”解读

李涛  

【摘要】: 本论题的中心内容——对华裔女作曲家陈怡的代表性交响乐作品进行“多重结构”理论框架下的解读和研究,属于作曲技术理论之音乐分析学的范畴。 该研究是基于贾达群教授的“结构分析学”理论及其“多重结构”、“结构对位”等理论研究成果的引发,以陈怡的交响乐作品作为特定的分析对象,从一个新的角度对陈怡的交响音乐进行深入的解读;与此同时,通过对该个案的实证分析和理论归纳,进一步论证和揭示“多重结构”、“结构对位”等理论的逻辑内核、学理意蕴及其普适性价值。 “多重结构”理论是从“作曲学”的角度出发,借鉴结构主义原理,梳理音乐结构及各结构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从音乐作品及其各结构元素中存在的多声部、多线条等“复调”现象中发现具有结构功能的独立构建体,并将此认定为彼此独立又相互作用的“多重结构”,进而对这种“多重结构”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结构对位”进行深入探究,最后总结出“结构对位”的分析理论。“多重结构”、“结构对位”理论的提出,为研究20世纪以来的音乐创作在结构领域的特征,拓展出了新的思维方法与分析路径。 本文通过对陈怡交响乐作品的技术分析,解析蕴涵于其中的“多重结构”,揭示其音乐结构形式化程序的构筑基础和与之相应的文化—审美内涵。 对陈怡交响乐作品的研究,将涉及微观与宏观、创作技法与音乐观念、民族元素的“显性”、“隐性”和“意象”运用与作曲技术诸要素在作品中的有机整合等诸多因素;着力综合研究其蕴含“多重结构及其思维”的结构技法和结构结果——音乐作品——文化载体。同时,将对陈怡音乐作品中的包涵“多重结构”特征的“音高组织”、“节奏组织”、“配器形态”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加以概括归纳,进而探讨和评估这种“多重结构”现象对21世纪音乐创作的影响、意义和价值。 本论题的研究,意图以对分析对象深入的细部观察、对作曲家创作技法的深入剖析,实现对由“抽象化观念”向“具体化形式”转化的“多重结构及其思维”之探求,并将其提升到哲学与美学的层面揭示作曲家个人的综合性智力思维——结构观念,以及音乐中的复合性多重结构的内在结构逻辑——结果原则。此外,用“多重结构”、“结构对位”分析理论来探讨音乐作品诸要素中所蕴含的“多重结构”形态在音乐结构中的存在方式,以及透析陈怡乃至整个现当代作曲家的创作技法和个人风格形成的历史脉络,以期对20世纪以来的音乐创作和理论建设提供新的线索和新的参数。因此,本论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05
【目录】:

  • 论文提要4-5
  • Abstract5-9
  • 凡例9-10
  • 导言10-13
  • 第一章 多重结构概述13-32
  • 第一节 "多重结构"与"结构对位"13-24
  • 一、"多重结构"的理论依据13-16
  • 二、"多重结构"的本质涵义16-20
  • 三、"多重结构"与"结构对位"20-24
  • 第二节 "多重结构"与"多重思维"24-32
  • 一、"多重结构"的存在方式24-27
  • 二、"多重结构"的分析理念27-29
  • 三、"多重结构"与"多重思维"29-32
  • 第二章 陈怡及其作品概述32-47
  • 第一节 陈怡及其创作32-40
  • 一、陈怡在国内的音乐创作32-36
  • 二、陈怡在国外的音乐创作36-40
  • 第二节 陈怡作品概述40-47
  • 一、陈怡音乐创作特点及理念41-43
  • 二、陈怡交响乐作品风格类型43-47
  • 第三章 陈怡交响乐作品中的多重结构特征——音高组织47-106
  • 第一节 民族民间元素47-72
  • 第二节 调式调性因素72-83
  • 第三节 音级集合类型83-106
  • 第四章 陈怡交响乐作品中的多重结构特征——节奏组织106-135
  • 第一节 固定节奏106-116
  • 第二节 数控节奏116-120
  • 第三节 节奏对位120-135
  • 第五章 陈怡交响乐作品中的多重结构特征——配器形态135-163
  • 第一节 音色布局135-149
  • 第二节 音响结构149-163
  • 第六章 陈怡交响乐作品中的多重结构特征——结构对位163-174
  • 第一节 局部性结构对位163-168
  • 第二节 整体性结构对位168-174
  • 第七章 陈怡音乐创作中多重结构的美学特征174-181
  • 第一节 音与心:现代意义上的"对映"与"合一174-177
  • 第二节 民族元素:"显性"、"隐性"与"意象"的交织177-178
  • 第三节 传统、现代及后现代:统摄中的交融与创新178-181
  • 结语181-182
  • 附录182-208
  • 1 陈怡音乐作品总目录182-200
  • 2 陈怡艺术档案总目录200-206
  • 3 研究陈怡作品的论文206-208
  • 参考文献208-214
  • 后记214-21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颜胤盛;赵冰;;简析“新潮音乐”的美学特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卞婧婧;;变奏中“显性”与“隐性”的互通——八板曲牌的“板式变体”变奏思维在两首作品中的应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卞婧婧;“八板”元素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应用[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2 周华;陈怡《德雷斯顿之春》创作思维解构[D];山东艺术学院;2012年

    3 陈淼;管弦乐《阿里风韵》等五部(首)学位作品及创作札记[D];西藏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进怀;;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当代戏曲艺术[J];东南传播;2006年12期

    2 马达;无调性音乐的先行者——阿诺尔得·勋伯格[J];福建艺术;1999年06期

    3 田刚;音乐作品的比例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年01期

    4 彭志敏;必然的对称——贝尔格《露露·间奏曲》分析[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胡向阳;十二音序列及其序列分割——巴比特钢琴曲《分割》中的音高结构分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刘永平;;论线性对位——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张凯;徐玲;;民歌素材运用于音乐创作的新思路——陈怡钢琴作品《猜调》的音乐分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胡彭;;申克理论的作图技巧[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周勤如;音乐深层结构的简化还原分析——申克分析法评介[J];音乐研究;1987年02期

    10 蔡际洲;从思维方式看中西音乐之比较——关于中国音乐研究与创作的哲学反思[J];音乐研究;200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冶鸿德;二十世纪(五种)音乐分析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毓秀;;浅谈舞蹈艺术的综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谢健;冯建国;;李煜词中的女性审美意象和艺术自叙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刘康凯;;审美意识形态论争中三种替代性理论方案考察[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韩昕昕;;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形象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杨芳;;论现代水墨的精神特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6 许英英;矫苏平;;谈空间序列的节奏[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7 肖晴;;符号中的美与设计思维——波特兰市政厅的形象与精神分析[J];安徽建筑;2011年01期

    8 庄英邦;;浅论舞蹈中的意境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杨芳;;谷文达和中国当代抽象水墨艺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张培;孟朝;聂庆娟;王中华;李艳;;园林艺术与音乐艺术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飞;喻晓;;论设计的客观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王天锐;;浅议贵州民族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进;;“T——X——D——T”模式与重构之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4 李红梅;;马头琴音乐与蒙古族草原文化[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邹红;;焦菊隐的“戏剧—诗”观念及对当代话剧的启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7 姚朋;;浅析事件因素对风景园林场所感的影响[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8 程晓曦;单军;;地域性城市设计与研究的逻辑理念——以青海省海南州恰卜恰镇城市设计为例[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罗仕艺;陈世权;;中国民族音乐曲式结构的模糊性[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10 肖湛;许海;;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论音乐和其他艺术的区别[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韩艳玲;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与计算机作曲思维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6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7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建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3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陈哲;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董鸣;丝网版画的印痕魅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莹莹;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凌云;现代技法与民族民间音乐的化合——论钢琴曲《多耶》的创作特征[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张凯;徐玲;;民歌素材运用于音乐创作的新思路——陈怡钢琴作品《猜调》的音乐分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李涛;;多重结构思维之研讨——陈怡《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叙事曲、舞曲与幻想曲)》第一乐章分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龚晓婷;;陈怡四部混合室内乐的复调技法研究[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杜亚雄;;板非强拍 眼非弱拍[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童昕;《老六板》旋律在三首现代音乐作品中的音高集合[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7 薛金炎;一种源远流长的民族曲式[J];音乐研究;1984年04期

    8 贾达群;;结构对位——一种重要的结构现象与结构思维及技法[J];音乐研究;2006年04期

    9 燕飞;;两首钢琴作品对《十番锣鼓》节奏序列原则的灵活运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年02期

    10 孙琦;;陈怡创作美学观的形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鸿铎;利盖蒂结构思维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2 尹明五;卢托斯拉夫斯基成熟时期的创作思维及技法[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3 吴春福;罗忠镕后期现代风格的音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4 相西源;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作品中的主题构造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5 卢璐;高为杰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许志斌;武满彻中期作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7 顾之勉;微变奏—简约主义作曲技术之纲[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8 杨和平;谭盾歌剧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巍;尹伊桑的管弦乐作品《礼乐》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2 王玮莲;对陈怡《第三交响曲—我的美国音乐之旅》的作品分析[D];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

    3 刘洋;论梅西安音乐对我国二十世纪现代音乐发展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4 王明;乔治·利盖蒂《气氛》的音色—织体结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厚生;戏曲三愿──五十年回首三思[J];当代戏剧;2000年05期

    2 许艳文;从戏曲改革看文化建设的意义[J];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3 吴粤北;;作曲最初技术构成的网络思维——硕士学位论文摘要[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4 彭志敏;;论质数映射——兼谈克拉姆音乐的组织结构[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5 勋伯格;郑英烈;;我的演进[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6 刘永平;;双级控制论——鲁托斯拉夫斯基音乐中有控制偶然的作曲技法研究[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7 钟峻程;;论中国青年作曲家的音核技法——硕士学位论文摘要[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8 刘永平;;论鲁托斯拉夫斯基的宏节奏结构[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9 艾尔诺·伦德瓦伊;马国华;;巴托克风格特色中的黄金分割律与轴心体系[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10 蔡际洲;音乐理论与音乐学科理论[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陈怡交响乐作品中的“多重结构”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0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20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d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