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民族器乐论文 >

甘南藏族民歌的演唱与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3 04:32
   藏族民歌是甘南州为数不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之一,也是甘南及整个藏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特殊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甘南州藏族民歌不仅有整个藏族民歌的共性,还存在明显的地域或个性色彩。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所得,就甘南藏族民歌的演唱方式和传承脉络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全文共有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重点介绍了该选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系统梳理和客观评价了与之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顺带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第二章为甘南藏族民歌概述,从自然和人文环境两大要素入手,对甘南藏族民歌的地域或个性色彩进行了分析和考究,认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造就了甘南藏族民歌的独特的个性。末节,对甘南藏族民歌的分类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三章内容为甘南各县藏族民歌的概况和演唱特点分析,选取了甘南州各县最具特点的民歌类型,对其演唱特点和演唱方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第四章为甘南藏族民歌的传承思考,在充分了解和认识甘南藏族民歌的传统传承模式和现今传承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整体性保护、培养新传承人(歌手)及提供更多民歌平台是适合目前甘南民歌的最佳保护措施。
【学位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60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 甘南藏族民歌概述
    一、甘南藏区自然环境及其对民歌的影响
        (一)甘南藏区自然环境
        (二)自然环境对甘南藏族民歌的影响
    二、甘南藏区的人文环境及其对民歌的影响
        (一)甘南藏区的人文环境
        (二)甘南藏区人文环境对民歌的影响
    三、甘南藏族民歌的种类
第三章 甘南各县的民歌介绍及演唱特点分析
    一、夏河的“格尔”与“卓”
        (一)“格尔”
        (二)“卓”
    二、舟曲的“朵迪”
    三、碌曲的“拉伊”
    四、玛曲的格萨尔说唱
    五、卓尼的“勒”
    六、迭部的“尕巴舞”
第四章 甘南藏族民歌传承思考
    一、甘南藏族民歌的传统传承方式
    二、甘南藏族民歌传承的现状
    三.甘南民歌的传承措施
        1.整体性保护
        2.培养新传承人(歌手)
        3.提供更多民歌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旦正才让;华则;;探讨甘、青、藏藏族民歌的分类与特点[J];智库时代;2019年05期

2 卓玛吉;;试析新时期藏族民歌的流行化趋势[J];北方音乐;2017年13期

3 张敬;;青海藏族民歌中的藏传佛教及其功能[J];青海民族研究;2017年01期

4 温长路;;苦水泡就黄连木[J];家庭中医药;2017年07期

5 刘玉洁;;藏族民歌与美声演唱艺术异同之比较[J];祖国;2017年15期

6 ;康定:心中的一首歌![J];现代艺术;2017年09期

7 林慧;;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J];情感读本;2017年20期

8 屠隽;;浅谈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课中的传承——以藏族民歌教学为例[J];情感读本;2017年20期

9 袁艳;;凉山州尔苏藏族民歌特征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应秀文;;青海玉树藏族民歌音乐特点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央金卓玛;甘南藏族民歌的演唱与传承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8年

2 顿珠旺姆;佛殿音乐“嘛呢调”与藏族民歌中“嘛呢调”的对比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3 郭丹;四川藏族民歌语言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4 周小凤;石棉尔苏藏族民歌艺术特征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5 昂秀措;论藏族民歌的特点及翻译方法[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6 柴知平;安宁嘉绒藏族民歌的分类与现状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7年

7 彭毛吉;浅谈青海海南地区的讽刺对歌[D];西藏大学;2013年

8 王芳;天祝藏族民歌声学韵律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6年

9 董娟;西藏民歌探微[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汪孙英;文化的重构与展演—香格里拉县藏族民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81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zqiyue/2881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0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