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18 02:16

  本文关键词:罗萨琳·图雷克对巴赫键盘作品诠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音乐学院》 2010年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研究

李文彬  

【摘要】: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是18世纪德国杰出的音乐家,同时也是欧洲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对于他的《哥德堡变奏曲》,国内的学术研究相对匮乏。本文主要运用了以下四种方法对《哥德堡变奏曲》进行了研究: 一、文献研究法。本文第一章通过对《哥德堡变奏曲》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概括分析总结,对《哥德堡变奏曲》进行了分析,了解了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以便更好的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对课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音乐学分析法。本文第二章通过对《哥德堡变奏曲》的创作背景的分析,探讨了《哥德堡变奏曲》的音乐风格。 三、比较分析法。本文第三章首先通过静态的乐谱研究,对比不同的乐谱版本的差异之处,从而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其次通过动态的音响研究,对比不同的演奏版本的处理方式,从而找到更好的音乐诠释。 四、音乐注解法。本文第四章主要结合本人的实际演奏经验和切身体会,对乐曲中的重点难点加以分析揭示。与此同时,本部分内容也较为详尽的将不同演奏家演奏版本中的差异做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哥德堡变奏曲》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这部作品的创作风格、创作手段、音乐结构、演奏诠释以及文化价值等进行了探索,对这部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1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8-9
  • 二、研究方法以及内容9-11
  • 第一章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文献研究11-19
  • 第一节 国内关于《哥德堡变奏曲》的研究状况11-14
  • 一 国内期刊中的相关研究11-13
  • 二 国内著作中的相关研究13-14
  • 第二节 国外关于《哥德堡变奏曲》的研究状况14-19
  • 一 国外期刊中的相关研究15-17
  • 二 国外著作中的相关研究17-19
  • 第二章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创作解析19-27
  • 第一节 《哥德堡变奏曲》的创作背景19-22
  • 一 巴赫的生平与创作20-21
  • 二 《哥德堡变奏曲》的历史地位21-22
  • 第二节 《哥德堡变奏曲》的艺术价值22-27
  • 一 《哥德堡变奏曲》的创作特点22-24
  • 二 《哥德堡变奏曲》的艺术影响24-27
  • 第三章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版本研究27-40
  • 第一节 《哥德堡变奏曲》的乐谱研究27-31
  • 一 《哥德堡变奏曲》的乐谱版本评介27-28
  • 二 《哥德堡变奏曲》乐谱差异比较28-31
  • 第二节《哥德堡变奏曲》的音响研究31-40
  • 一 《哥德堡变奏曲》音响版本评介31-37
  • 二 《哥德堡变奏曲》演奏风格比较37-40
  • 第四章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音乐解析40-70
  • 第一节《哥德堡变奏曲》的音乐诠释40-67
  • 一 《哥德堡变奏曲》的分曲解析40-62
  • 二 《哥德堡变奏曲》的演奏方法62-67
  • 第二节 《哥德堡变奏曲》的美学意义67-70
  • 一 音乐的逻辑性67-68
  • 二 音乐的对称性68-69
  • 三 音乐的世俗性69-70
  • 结语70-71
  • 参考文献71-73
  • 致谢7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安婧;;音乐的“布局谋篇”——浅观修辞对音乐结构的作用[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林;罗萨琳·图雷克对巴赫键盘作品诠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潘彦宏;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装饰音特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建;大师论巴赫音乐的演奏[J];钢琴艺术;2000年04期

    2 赵晓生;;解析维也纳原始版本的钢琴乐谱[J];乐器;2007年12期

    3 郑兴三;论钢琴文献的静态研究[J];中国音乐;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翠华;;关于阻碍进行的理论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周娟娟;;E.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教学价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黄绮;;论钢琴演奏中的技术与情感表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4 华文健;;论维也纳古典乐派对交响曲的贡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杨柳;;浅析歌剧《假面舞会》中奥斯卡的角色形象——兼谈咏叹调《她抬头仰望》的演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6 谢伟;;论贝多芬音乐的时代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7 丁玎玫;;舒伯特即兴曲的研究与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8 彭韵;;舒曼《梦幻曲》演奏中之踏板运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王欢;论哈尔滨的钢琴音乐文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9期

    10 苏晨琦;;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创新模式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进;;“T——X——D——T”模式与重构之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2 王琦;;科学传播的一种方式:释义——波爱修斯对科学知识传播的一种启示[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晡;;和声教学的阶段性、指向性和科学理念[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4 陈晶;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5 纪露;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观念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6 陈根方;中国工尺谱的数字实现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8 秦川;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的五度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9 杨贤宗;文艺复兴观念、建筑原理和美术风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婷婷;勋伯格的宗教思想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丹;圣桑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蒙;探索中国当今钢琴立体教育及其教材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熊焱;米约双钢琴作品《胆小鬼》本体分析与演奏技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沈琼;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创作特征比较及钢琴演奏技巧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占祺;对钢琴协奏曲《走进新时代》中钢琴演奏技法的研究及其部分作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毅;勋伯格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武旭峰;山东省临沂市钢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韩静;儿童业余钢琴学习中厌学现象的成因及其相应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爽;从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op.116-op.119看其创作风格及演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英;北华大学师范声乐教学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锦芬;;跨越时空的心灵默契——格伦·古尔德演奏巴赫音乐作品所引起的思考[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伍润华;;赋格曲的内在结构力探索——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辛丰年;钢琴弹奏法史话[J];钢琴艺术;1997年05期

    4 盛原;介绍罗莎琳·图雷克教授[J];钢琴艺术;2001年03期

    5 罗萨琳·图雷克 ,盛原;我谈《巴赫演奏指南》[J];钢琴艺术;2003年07期

    6 盛原;回忆图雷克博士(上)[J];钢琴艺术;2003年10期

    7 盛原;回忆图雷克博士(下)[J];钢琴艺术;2003年11期

    8 盛原;;从神化的人到人化的神——对巴赫及其音乐的再认识[J];钢琴艺术;2007年02期

    9 朱雅芬;;钢琴大师谈钢琴演奏(十八)[J];钢琴艺术;2007年12期

    10 查尔斯·蒂姆布莱尔 ,张芳;同安德拉斯·希夫谈巴赫[J];钢琴艺术;200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任怡;现代钢琴演奏巴赫键盘作品的触键与音色问题[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2 袁媛;追求钢琴艺术流派 拓展学习思维空间[D];山西大学;2004年

    3 裴佳;试论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兼谈早期键盘变奏曲的发展[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4 陈燕;论巴赫键盘作品装饰音的演奏[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肖端;巴赫键盘作品装饰音多样性释谱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丽红;巴赫音乐的人文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贾春玉;巴赫晚期音乐创作[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8 顾允珏;20世纪著名女钢琴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陆倍文;论19世纪中至20世纪初欧洲钢琴音乐中的“改编巴赫”现象[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艺丹;;古尔德与《哥德堡变奏曲》[J];剧作家;2007年02期

    2 李严欢;;迥然不同的《哥德堡变奏曲》[J];沪港经济;2009年11期

    3 ;巴赫—轻松伴你入睡[J];北方音乐;2005年07期

    4 张秀丽;;不朽的精神——听王笑寒钢琴音乐会有感[J];钢琴艺术;2007年07期

    5 高屹;;巴赫,我在路上 史岱菲尔德的泛音魔术[J];音乐爱好者;2010年06期

    6 李春犁;;《哥德堡变奏曲》演奏法探讨之二[J];黄河之声;2010年07期

    7 马慧元;;听图雷克,漫想巴赫[J];书城;2010年06期

    8 鲁璐;;《小星星变奏曲》口风琴教学教案[J];儿童音乐;2003年03期

    9 王经涛;;渤海变奏曲(外一首)[J];鸭绿江(上半月版);2008年07期

    10 苏明媚;;浅谈JS巴赫的钢琴作品对复调音乐发展的贡献[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毅;;“超女”变奏曲[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2 张娟;;柯达伊匈牙利民歌主题变奏曲《孔雀飞》分析研究[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狄俊;赵伯飞;;一部“死与生、生与活”的变奏曲——评电影《活着》人性美的美学价值[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程伟礼;;“中国不确定论”: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焦点[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5 晓夜;;从《卡玛林斯卡亚》谈民歌素材在音乐创作中的借鉴与运用[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高枫;;鲁登巴赫综合症的超声诊断[A];2011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张敏强;黄庆均;焦璨;;非正态分布测量数据对克伦巴赫信度α系数的影响[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陶凯忠;任静;李啸华;李宜韵;祝延红;;临床医学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9 赵鑫;;音乐同步脱敏再加工(MEDR)技术在抑郁症中心的应用介绍[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严颖彬;彭歆;毛驰;;FACT-H&N用于口腔鳞癌患者生存质量测量的效果评价[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南;[N];文艺报;2010年

    2 广义;[N];医药经济报;2005年

    3 昊松长;[N];黄河报;2009年

    4 何涛;[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5 奚彬 梅洁 高璎璎 邓华宁;[N];重庆日报;2004年

    6 张九陆;[N];通信产业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袁丽;[N];中华建筑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周颖;[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王翰林 实习记者 张海燕;[N];科技日报;2003年

    10 张巍;[N];中国经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2 车新春;19世纪上半叶的德意志音乐文化与民族主义思潮[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3 张新颖;边缘上的变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郑霞;“没有新的语言就没有新的世界”—巴赫曼小说中的语言批判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哲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汪涛;他律音乐美学探微[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7 杨婧;作曲家个人风格形成及演变机制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8 朱宁宁;英美实验音乐:1950-1970年代[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9 温展力;音乐视野中的观念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彬;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0年

    2 王莹;浅析《哥德堡变奏曲》[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姚安晨子;从钢琴演奏的角度解读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D];西安音乐学院;2012年

    4 王林;罗萨琳·图雷克对巴赫键盘作品诠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5 潘彦宏;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装饰音特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6 吕品;舒曼钢琴曲《阿贝格变奏曲》分析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鑫;古尔德与巴赫解读[D];山西大学;2011年

    8 边天;论维拉—罗伯斯第四《巴赫风格的巴西组曲》之风格[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9 秦世良;巴赫《赋格的艺术》复调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10 裴佳;试论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兼谈早期键盘变奏曲的发展[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本文关键词:罗萨琳·图雷克对巴赫键盘作品诠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7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217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0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