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戏剧性特征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3 06:28

  本文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戏剧性特征的初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笔者认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戏剧性”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在表现手法上十分独特,值得深入挖掘。本文借助贝多芬奏鸣曲的谱面材料以及相关文献材料,着重从音乐的本体来分析和研究贝多芬奏鸣曲的戏剧性特征的成因以及具体的表现手法。 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一、“绪论”阐述研究的缘起,并简要论述前人在音乐戏剧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对音乐戏剧性的界定以及研究方法和条件。二、“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戏剧性特征表现手法”是全文的重点,主要从音乐本体出发,力图从贝多芬对奏鸣套曲和奏鸣曲式的改革以及其它作曲手法方面来分析贝多芬音乐的戏剧性特征的表现。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戏剧性'特征成因”主要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因素、从史学和哲学角度探究产生贝多芬音乐戏剧性特征的因素。 笔者以为贝多芬的这32首奏鸣曲具有与他的交响曲同样的地位,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贝多芬对光明世界的追求,对黑暗的蔑视和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以及他内心的冲突与矛盾,这32首奏鸣曲代表了其一生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贝多芬 奏鸣曲 戏剧性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第一章 绪论7-10
  • 一、研究缘起7-8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8
  • 三、研究方法和条件8-10
  • 第二章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戏剧性特征的表现手法分析10-32
  • 一、曲式结构变革与戏剧性风格10-20
  • 1、贝多芬对奏鸣套曲的改革10-11
  • 2、贝多芬对奏鸣曲式的改革11-20
  • 二、作曲技法创新与戏剧性表现20-32
  • 1、不寻常的旋律和复杂的织体20-23
  • 2、大胆的和声和新颖的调性23-25
  • 3、力度、速度的强烈对比25-32
  • 第三章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戏剧性”特征的成因分析32-43
  • 一、形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戏剧性”特征的内在因素32-36
  • 1、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带来的矛盾心理32-34
  • 2、坎坷生活经历带来的矛盾心理34-36
  • 二、形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戏剧性”特征的外在因素36-43
  • 1、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36-37
  • 2、启蒙时期文学、戏剧的影响37-39
  • 3、古典奏鸣交响套曲体裁及奏鸣曲式的发展39-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友玲;;简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9的音乐内涵[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吴亮花;;贝多芬《第21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曲体结构分析[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3 张波;;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贝多芬《第五交响曲》NO.1乐章的配器分析[J];乐器;2011年09期

4 孙辉;;解析奏鸣曲式钢琴作品的演奏[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谈相东;;《第四钢琴协奏曲》的结构特点与艺术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6 刘凌飞;;浅论贝多芬与德彪西笔下的月光[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7 肖复兴;;对比莫扎特和贝多芬[J];音乐生活;2011年08期

8 赵晓林;;奏鸣曲式在套曲中的典型应用[J];大舞台;2011年07期

9 修宏宇;;因Pioneer而发烧[J];新青年(珍情);2011年01期

10 钱正坤;;绘画与音乐最完美的结合——克里木特和《贝多芬纪念装饰壁画》[J];艺术·生活;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伊娜;;乐圣贝多芬钢琴才能的启示——对中国当前钢琴教学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叶芳;;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美学意义[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孙佳;;我借版贸做品牌[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6辑[C];2003年

4 关秋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下一代[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白桦;;文学与人生——讲不完的故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6 匡玲;;创新 联系 提高[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7 董馨;;音乐健康疗法[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3年

8 谢滨妃;;从巴洛克时期到后期浪漫派的作品看调性语言的发展[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齐海东;;我是怎样讲授《交响乐欣赏》课的[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纪孔凯;;浅谈高中音乐欣赏中的“交响思维”[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雪枫;心灵风暴与神圣的安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李近朱;贝多芬邮票知多少[N];中国集邮报;2005年

3 漏丹;贝多芬的秘密[N];经济观察报;2003年

4 马跃;沉重的贝多芬[N];音乐周报;2003年

5 卞祖善;简洁质朴 生动活泼[N];音乐周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吴越;我们怎会误读了贝多芬?[N];文汇报;2011年

7 王少明 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贝多芬的精神变形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马跃;沉重的贝多芬[N];音乐周报;2003年

9 紫茵;贝多芬感召爱乐精神[N];音乐周报;2003年

10 ;我心中的贝多芬[N];音乐周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3 孙欣;克利姆特绘画的心理因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4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会身份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杨健;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6 胡艺芳;从布里顿的三部协奏曲看他在传统与现代音乐手法上的融合及创新[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刘洪;作为诠释的音乐表演[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9 曹莹;傅雷文艺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冶鸿德;汉斯·维尔纳·亨策交响乐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政;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戏剧性特征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雪莎;奏鸣曲式在贝多芬钢琴套曲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3 唐雯;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奏鸣曲式的高潮处理手法[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郑霏;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的结构特征与演奏风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昕;莫扎特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和声分析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炫;从贝多芬三首小提琴奏鸣曲看其风格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董方;贝多芬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19的研究与演绎[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汤鑫;对贝多芬第八奏鸣曲和肖邦叙事曲的音乐内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闵敏;贝多芬晚期五首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和演奏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张宇;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末乐章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戏剧性特征的初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03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d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