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欧洲调性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层级结构的认知差异

发布时间:2021-05-15 14:19
  与语言相似,音乐结构具有层级性。音乐层级指的是各个音乐事件(音符或和弦)的知觉稳定性存在差异,由此形成不同的水平:知觉越稳定则被认为越重要。从理论上说,欧洲调性音乐音级的稳定性可分为4个水平:主音被知觉为最稳定的音级,第3与第5音级次之,接着是调式内其他音级,最不稳定的是调外音级。调性音乐的层级性也体现在和弦上:主和弦被知觉为最稳定,下属与属和弦次之,接着是调内其他自然音级构成的和弦,最不稳定的是调外音级构成的和弦。由于主和弦最为稳定,因此音乐总是最后结束在主和弦上,由此可形成乐句的结束感。不同民族的音乐具有不同的音阶体系,其结构的层级性也存在差异。随着音乐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是否他民族的听者可以与本民族听者一样,能够知觉出音乐的层级结构?本研究从音阶和乐句结构两个维度探究中国和欧洲大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和欧洲调性音乐层级结构的认知。其内在逻辑在于,乐句层级结构的建构被认为必须以音阶音级的知觉稳定性层级为基础。本研究共包含两个实验,均选取中国大学生和欧洲留学生为被试。实验一采用经典的探测音范式,探究两组大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和欧洲调性音乐的调式感。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欧洲大学生还是中国大学生...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 文献综述
        1.1.1 音阶音级稳定性层级加工
            1.1.1.1 单一文化中音阶音级稳定性层级加工
            1.1.1.2 跨文化音乐音级稳定性加工
        1.1.2 音乐句法规则加工
            1.1.2.1 和声句法的加工
            1.1.2.2 旋律句法的加工
    1.2 问题提出及研究框架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逻辑
第二章 跨文化背景下音阶层级结构认知(实验1)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2.1 被试
        2.2.2 实验材料
        2.2.3 实验程序
    2.3 行为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跨文化背景下乐句层级结构认知(实验2)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程序
    3.3 实验结果
        3.3.1 行为结果
        3.3.2 脑电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综合讨论与研究展望
    4.1 综合讨论
        4.1.1 欧洲大学生对音阶和乐句层级结构的认知
        4.1.2 中国大学生对音阶和乐句层级结构的认知
    4.2 本研究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音乐句法加工的影响因素[J]. 张晶晶,杨玉芳.  心理科学进展. 2017(11)
[2]音乐句法加工能力是否普遍存在?——以先天失歌症者对音乐句法加工为例[J]. 蒋存梅,唐晓晨,韩锺恩.  音乐研究. 2014(05)
[3]绝对音高感对音乐句法加工能力的影响[J]. 蒋存梅,张前,李卫君,杨玉芳.  心理学报. 2010(04)

博士论文
[1]音乐训练对乐句结构加工影响的神经基础[D]. 孙丽君.上海师范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失歌症者对音乐外在意义的加工[D]. 荆晓奕.上海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87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187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5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