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解读《溪山琴况》之“溜”“

发布时间:2021-11-24 06:45
  徐青山在《溪山琴况》中提出"溜"况和"健"况,二况都是通导手指滞涩的方法。"溜"的对立面是板滞,"健"的对立面是柔靡。求取"溜""健"二品的方法是指度有力和手指灵活。"溜"况追求灵动流畅的品格,"溜"品是琴曲获得生命力的必备要素;"健"况追求清冽活泼的品格,"健"品使琴乐浑厚劲雄,与天地共存,与自然想通,二品相合,才有可能达到二十四况中"和"的审美境界。 

【文章来源】:当代音乐. 2020,(0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治涩之方
二、溜健之法
三、溜健以求“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书法的审美观[J]. 杨锁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2]《溪山琴况》美学思想体系之新解[J]. 张法.  人文杂志. 2007(05)
[3]艺术境界论[J]. 杨守森.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5)
[4]论中国山水画圆融和谐的艺术境界[J]. 危磊.  中州学刊. 2004(06)



本文编号:3515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515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6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