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乐器学视域下的当代陕西筝派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8 21:10
  "陕西筝派"源于"秦筝",它一面扎根于深厚的筝乐历史,一面不断发展成为现代的筝乐学派,学界对其的理论研究自20世纪《秦筝》期刊起不断涌现,内容推陈出新,视角层出不穷、不断更迭。本文站在乐器学研究的角度,梳理1990—2020年,这30年间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陕西筝派研究文章,分析当下论文的研究趋势、创新点以及不足。 

【文章来源】:北方音乐. 2020,(1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从“秦筝”到“陕西筝派”
二、“陕西筝派”研究的发展历程
三、乐器学研究视角下的“陕西筝派”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承“歌呼呜呜”,兴陕西筝派——周延甲“声腔化”筝乐的追求及启示[J]. 李宜洺.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9(04)
[2]探索乐器学研究新方法、反思并重构乐器之存在——“乐器学研究的挑战与转机”乐器学国际研讨会及专题讲座述评[J]. 黄婉.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6(04)
[3]探索陕西筝曲音乐形态的美学意蕴[J]. 李伟.  滁州学院学报. 2006(02)

硕士论文
[1]陕西关中方言对陕西眉户筝曲的隐性影响[D]. 陈璐.中央音乐学院 2012
[2]秦筝余绪,南北之声[D]. 芮子晶.中国音乐学院 2012



本文编号:3525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525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0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