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基于扎根理论的电子舞曲信息检索需求成长性模型

发布时间:2021-12-18 00:10
  [目的 /意义]针对电子舞曲数字资源急剧增长带来的资源组织与检索需求匹配度低的问题,尝试构建电子舞曲信息资源检索需求模型,以指导新网络环境下的电子舞曲信息资源组织实践活动。[方法 /过程]通过对国内主流电子舞曲音乐平台的检索实验,得出电子舞曲检索需求访谈提纲,进而运用扎根理论探究电子舞曲听众的音乐信息检索需求并建构相应的信息检索需求模型。[结果 /结论]研究发现,电子舞曲听众的需求具有"成长性",这种"成长性"连接了听众音乐信息检索需求的审美主体(听众)和审美客体(音乐)两个维度,而促生该"成长性"的内因是信息需求的马太效应。研究指出电子舞曲的资源组织需兼顾主观感受、外部描述、内容要素和生产过程等核心维度,为新网络环境下电子舞曲信息资源组织提供了参考依据。

【文章来源】: 图书情报工作. 2018,62(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文献回顾
    2.1 传统的音乐信息组织
    2.2 网络数字音乐信息组织
    2.3 音乐信息检索
3 研究方法
    3.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3.2 数据来源与研究过程
4 研究结果
    4.1 审美活动模式下电子舞曲听众的音乐信息检索需求
        4.1.1 审美主体 (听众) 维度的检索需求
        4.1.2 审美客体 (音乐) 维度的检索需求
    4.2 电子舞曲听众检索需求的“成长性”
    4.3 符合电子舞曲听众“成长性”的音乐信息检索需求模型
5 结论与展望
    5.1 作为电子舞曲信息组织理想状态的“标尺”
    5.2 作为各类电子舞曲信息组织方法间互通的“接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东民间音乐信息需求调查 [J]. 王敏虹.  图书馆论坛. 2017(03)
[2]古典音乐录音资源本体构建研究 [J]. 吴丹,史劲松.  图书情报工作. 2014(22)
[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J6音乐”类目修订评述 [J]. 王天兵,宋显彪.  图书馆建设. 2013(06)
[4]“五大类”还是“四大类”?——对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改革的建议 [J]. 杜亚雄.  中国音乐. 2013(02)
[5]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 [J]. 费小冬.  公共行政评论. 2008(03)
[6]音乐元数据研究现状 [J]. 韩圣龙.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7(02)
[7]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 [J]. 张小夫.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2(04)
[8]基于内容的音乐检索 [J]. 薛锋,杨宗英,郑巧英,黄敏.  大学图书馆学报. 1999(04)
[9]关于音乐图书馆统一使用分类法的意见 [J]. 郭旗.  中国音乐学. 1993(02)

硕士论文
[1]基于folksonomy标签的音乐本体构建研究[D]. 董高洁.郑州大学. 2015
[2]基于增强学习的个性化音乐情感分类系统研究[D]. 楼巧巧.浙江大学. 2015
[3]基于声学特征和音乐特征的音乐流派分类研究[D]. 庄严.江南大学. 2014
[4]基于压缩感知的音乐识别研究[D]. 张良.天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41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541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3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