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交响音诗《枫桥夜泊》创作特色之“散点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2 20:18
  20世纪以来现代音乐创作逐渐呈现风格多样化的趋势,受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的影响,中国作曲家们也不断尝试用新的音乐语汇创作更具本土风格的作品。在如此形势下,徐振民坚持以自己真实内心感受的"新浪漫主义与新现实主义"人文理念进行创作,他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调性音乐二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继承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同时又不完全依附现代作曲技法及手段来创作。因此,从他的作品中可以观察到一种独特的中国特色与魅力,形成了鲜明的"徐振民式"音乐风格,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及艺术性。本文以徐振民交响音诗《枫桥夜泊》为研究对象,对作品呈现出的"散点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试图进一步剖析作品的创作特色及创作风格。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散点结构”释义及整体结构布局
三、文学和绘画艺术中的“散”与“点”
    (一) 散文结构特征
        1. 形散神聚。
        2. 意境深邃。
        3. 语言优美。
    (二) 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
        1. 焦点透视
        2. 散点透视
四、“散点结构”在《枫桥夜泊》中的体现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响音诗《枫桥夜泊》创作特色——主题材料的引伸与展衍[J]. 姜万通.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1(04)



本文编号:3602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602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7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